•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励志名言
  • 生活技巧
  • 腾讯技巧
  • 手游攻略
  • 医药培训
  • 软件教程
  • 文艺体育
  • 幼儿培训
  • 专业舞蹈
  • IT认证
  • 企业管理
  • 教育培训
  • 工作计划
  • 合同
  • 实习报告
  • 评语
  • 自我鉴定
  • 演讲稿
  • 请假条
  • 收据
  • 辞职信
  • 介绍信
  • 检讨书
  • 借条
  • 写作模板
  • 心得体会
  • 入党申请书
  • 工作总结
  • 工作报告
  • 简历
  • 招聘范文
  • 祝福语
  • 策划书
  • 活动总结
  • 主持词
  • 文秘知识
  • 发言稿
  • 议论文
  • 作文题目
  • 应用文
  • 小学作文
  • 初中作文
  • 高中作文
  • 写作手法
  • 中考作文
  • 高考作文
  • 作文体裁
  • 周记
  • 母婴知识
  • 腾讯QQ
  • 七一讲话心得体会
  • 您当前的位置:呢子范文网 > 文艺体育 >

    六国论教案优秀范文

    2020-04-16 10:24:30  呢子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字号:T|T

      如何关注自然、关注生活,从自然和生活中学到生存的经验。下面是编辑为您精心编辑的斑羚飞渡教案,希望对你有所启示,有所帮助。

      六国论教案优秀范文一

      教学目标

      1.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

      2.提高学生对古今异义词语的准确识别,运用的能力。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上学期曾学习过贾谊的《过秦论》,作者借评论秦的兴亡来告诫当时的封建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阿房宫赋》,杜牧就秦国统治者骄奢yin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从而导致覆亡来讽时刺世。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学习《六国论》,看看作者苏洵这位封建时代的进步知识分子又在借评论六国灭亡来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二、解题

      1.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现在河南开封),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的文章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他。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将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

      苏洵精于散文,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并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

      2.背景

      (1)六国灭亡的时代背景(幻灯)

      ①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前290年韩割武遂予秦

      前280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前275年魏割温予秦

      前273年魏割南阳予秦

      ②秦灭六国时间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赵、灭燕

      前221年灭齐

      ③六国抗秦大事年表

      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

      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大破秦军。

      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于河外。

      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

      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

      战国时代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各诸侯国都开始进行改革,众多的改革中,唯有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成功,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而六国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渐衰落,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终至灭亡。后来秦国用了8年的时间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

      (2)苏洵所处的北宋的时代背景(幻灯)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北宋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十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对内专制集权,对外卑躬屈膝,内忧外患,始终不绝。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年年间,宋和辽与西夏开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为求苟安,年年割地纳贡。而这样沉重的负担,全落在百始头上。国难当头,矛盾尖锐,苟洵针对这样的现实写作此文,用于讽喻宋王。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速读,熟悉课文。

      2.教师范读,正音,并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

      3.学生依书下注释,粗通文意,有疑问的地方勾画出来课堂提问。

      4.学生熟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对课文熟读成诵。

      2.课后练习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课后练习二、三、四

      二、把握文章论证结构

      1.第1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接着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即“赂者”和“不赂者”,均受赂秦之害进行论证。“赂秦”的国家因“赂秦”而“力亏”;不赂秦的国家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总结,重申论点,“弊在赂秦”。

      2.第2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3.第3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

      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4.第4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5.第5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三、论证方法

      1.对比论证

      用攻战中秦之所得,诸侯之所失与赂秦中秦之所得、诸侯之所失对比,说明秦不用战争就能获得土地,六国不用战争就失去土地,因此六国最终灭亡,是历史必然,将秦与六国对比,将六国与六国对比,同样证明六国破亡为历史的必然。

      2.引证法

      引用苏代的话,证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观点。

      3.例证法

      列举六国灭亡的史实,证明观点。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1.回顾全文的论证结构。

      2.检查背诵。

      二、结合课后苏辙《六国论》作比较阅读

      1.学生自读苏辙《六国论》。

      2.分组讨论两文异同。

      3.总结

      (1)相同点:

      两文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苏辙认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应“厚韩亲魏”。苏洵也认为“以地事秦”中韩、魏两国最为突出,“为积威之所劫”,最终招致灭亡。

      (2)不同点

      ①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

      苏洵认为在于六国争相以地赂秦。苏辙认为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

      ②两篇文章的最终目的。

      苏辙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苏洵是借古讽今,由论史转向论策,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策略。首先,不赂秦,不附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其次,“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些策略实际上也是对北宋朝廷说的。

      苏洵的忧国之心由此也可见一斑了。

      三、布置作业

      1.进一步落实背诵。

      2.归纳整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及词类活用等现象。

      六国论教案优秀范文二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

      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3.了解课文中部分文言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4.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教学设想

      1.设计预习提纲,让学生通过自学自练疏通课文,了解和掌握课文的有关文言文字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以及作者写本文的时代背景。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朗读或复述有关内容,培养听、说能力。

      3.对于翻译常识以及如何分析课文的论证,教师以方法指导为重点,引导学生在练习中获取新知识。为此,要加强质疑方面的设计。

      4.视学生程度,可在程度较好的班级印发苏辙、李桢的《六国论》全文或片断,扩展阅读面,并作阅读比较指导,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时数

      2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1.预习全文,落实教学设想1、2。

      2.研习课文第1自然段。

      导入新课

      上一课我们学习了贾谊的《过秦论》,作者治史致用,借评论秦的兴亡引出可资当时统治者借鉴以治国的历史经验。贾谊这种治史致用、关心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今天我们学习的《六国论》也是一篇史论,它的作者苏洵,也是一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封建进步文人。关于苏洵,课文注释中已经有简括介绍,如果愿意进一步了解,可参看宋史本传(见附录)。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是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说服力强,能切中时弊。欧阳修很赏识他的论文,在嘉祐年间,曾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课文《六国论》即选自《嘉祐集·权书》,原题《六国》,后世选本多题为《六国论》。“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苏洵的《六国论》到底切中了宋王朝的什么时弊?他在文中怎样通过评史来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些主张有什么进步性和局限性?这是我们学习时要注意的。但《六国论》毕竟用文言写成,要读懂这篇文章,就必须注意文言词语的积累,明白词义的古今差别,对与今天不同的特殊句式该如何翻译等,在学习时也不可忽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预习指导

      1.关于课文的“预习提示”。这是我们质疑的钥匙。“预习提示”共4小段。首段介绍了作者的写作动机。为对此加深理解,请认真阅读作者所处时代的背景介绍。同时,在阅读课文时了解作者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第2小段,介绍了论证特点。读课文时应思考作者使用了哪些历史事实,如何进行“充分分析”,文末又如何联系北宋实际的。

      第3小段,介绍了文章的结构。这对帮助我们理解文章内容很有作用,它实际上是全文的结构提纲。读课文时可以一一与之对照,细加体味。

      第4小段,是对本文写作特点的评价以及提醒我们读时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去分析作者的观点。读时既要弄清其片面性,又要注意其进步性和今天可借鉴的有哪些方面。

      2.预习提纲:

      提纲力求体现课文“预习提示”的内容,但侧重于字词,未涉及的将在后面研习课文时处理。本提纲以学生自学自练为主。

      (1)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注意下面加黑字的读音,并与以前学过的字词作比较。

      ①六国互丧( ),率( )赂秦耶

      ②暴( )霜露 暴( )秦之欲无厌

      ③洎( )牧以镵( )诛

      ④胜负之数( ) 数( )吕师孟叔侄

      ⑤从( )六国破亡之故事 从( )散约败

      (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以辨析形似字:

      ①与( )而不助五国也

      ②( )粮而景从

      ③悉使( )兵负草填之

      ④革灭( )尽之标

      ⑤( )然自得 ( )笑大方(《风景谈》)

      (3)有些文言词(或短语)与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不同,翻译时要注意其区别。看课文注释,做课文后“思考和练习”四和以下的补充练习(提示:其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可查《现代汉语词典》):

      ①六国互丧 ②思厥先祖父

      ③始速祸焉 ④至于_

      (4)辨析加点字的意义:

      (5)文言句中若有一些省略成分,在翻译时常需要补出。试补出下面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在括号中),然后翻译。

      ①较秦之( )所得( ),与战胜( )而得者,( )其实( )百倍。

      ②( )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

      ③至丹以荆卿( )为( )计

      译文:①

      ②

      ③

      (6)有些文言句子的词序,在翻译时要改变。试译下面句子,说说如何改变。

      ①赵尝五战于秦

      ②其势弱于秦

      3.简介时代背景:

      苏洵一生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世。北宋中叶以来,我国境内东北的契丹和西北的西夏奴隶主贵族的势力逐渐强大,成为北宋王朝的严重威胁。1004年,辽(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军在澶州城下打了胜仗,但北宋统治者面对于己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每年向辽纳白银10万两,丝绢20万匹。1042年,宋又在辽要挟割十县土地的情况下,应允每年增纳白银10万两,绢10万匹。1044年,宋又与西夏签约,每年纳白银7万两、绢15万匹,茶叶3万斤。而在此前的1006年,宋曾应允每年给西夏银万两、绢万匹、钱2万贯。苏洵反对这种屈辱求和,认为这和战国时六国“赂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故以《六国论》向北宋统治者陈述政见。

      [附] 预习提纲参考答案

      (1)①sàng shuài ②pù bào ③jì chán ④shù shǔ ⑤cóng zòng

      (2)①嬴 ②赢 ③羸 ④殆 ⑤怡 贻

      (3)(古义见注释,练习“四”见“教参”,仅举今义)①互相,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一般不单用,常见于成语中或作合成词语素。②先——时间或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祖父——名词,父亲的父亲。③迅迅,快。④用阴谋手段从内部_合法政府。

      (4)①定数(命运) 屡次 计算 ②交好 欤(文言语气词,用于句尾)  ③拿 攻克 ④有人 或许 ⑤像 还 ⑥爱惜 吝惜 ⑦发语助词(表原因) 大概⑧弊病 困顿(失败)

      (5)①以收贿;城邑;诸侯;前者;是后者之。②诸侯;秦。③刺秦王;抗秦之。译文(略)。

      (6)①赵国曾经五次和秦作战。“于秦”在原句作补语,译时可充状语,放在谓语前。

      ②他们的势力比秦弱小。语序改变同前小题。

      研习新课

      1.关于段落层次的划分提示及练习:

      方法提示:议论文一般有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引论提出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或中心问题,以引起读者注意;本论是分析问题的论证部分,在文章中占重要地位;结论是在分析问题基础上解决的部分:或归纳论点,或总结全文,或明确任务、提出办法等。给议论文划分段落一般可按上述三个部分进行。至于段落之内的层次划分,或各段之间的结构方式的分析,则应参考第三册第36——40页“合理安排论证结构”的知识短文所说的进行。

      根据上面介绍,参看课文“预习提示”,阅读课文,看看本文5个小段可划分的三个部分,是下面的哪一种(叙线是段界符号,数字是小段序号)?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读课文第1段,本段共6句,其段内句间关系是下面图示的哪一种(数字是句子序号)?

      3.课文“预习提示”指出:“文章开篇便提出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结合第一段课文思考:

      (1)本段所提中心论点在文中是指哪句?( )

      A.第1句 B.第6句 C.第1、6两句

      D.1—6句 E.1、2、4、5、6句

      (2)如果中心论点是第1句,按“预习提示”所列那样删去“非兵不利,战不善”和本段最后一句,可以吗?如果是最后一句,删去第1句,怎么样?

      (3)本段所列两个分论点和中心论点的关系是什么?把分论点删去,可以吗?

      (4)比较本篇提出中心论点方法与《过秦论》的不同之处。

      [附] “研习新课”答案及提示

      1.C 2.B 3.①A(说明:B是本段论证结论。D、E误把分论点当中心论点)。

    ②③提示:中心论点在首句,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不是偏正关系的复句,两分句从两个不同角度陈述观点。“非兵不利,战不善”用否定句式排除异说,保证了后一分句正面肯定的确凿性。因为事物之间联系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单纯肯定“弊在赂秦”,并未排除“弊在兵不利”等其他因素。因此,中心论点应是第一句全句。文章的两个分论点,在本段实际上是论证中心论点的两个论据,它们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的受赂秦之害的角度进行论证,加强了中心论点的严密性,增强了说服力。结句“故曰”,回应首句,形似重复,实乃对中心论点的强调,使之更鲜明、突出。(4)提示:本文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和《改造我们的学习》相似);《过秦论》卒章显旨,先以论据论证,然后归纳出论点。

      布置作业

      1.完成课文后“思考和练习”一、三、四。

      2.朗读课文,背诵第1段。
    六国论教案优秀范文三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1.学习课文第1至第5小段,落实教学目的第1、4两项。

      2.总结全文。

      教学内容与步骤

      检查作业

      重点检查背诵、朗读。字、词、句练习在学习下面课文时,通过让学生口译课文即可检查纠正。关于“思考和练习”一,可让学生口头回答。

      1.学习课文第2小段。

      (1)学生口评本段课文,教师订正。订正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①课文没有注释而学生容易理解错的文言词。如:“诸侯之所亡”的“亡””(丢失、失去)与后文“燕虽小国而后亡”的“亡”(灭亡)不同。这类词多在课后练习或预习提纲中出现,但仍然难免遗漏,如虚词“以”“之”等。

      ②特殊句式:除练习中提到的,本段仍有。如“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所大患”前两部分构成判断句,后一部分之前又省略了“赂者破灭”,译时对这类句子一定要仔细辨别。

      (说明:以下各段都有这两种情况,在学生口译前一定要告诉以上两点,让学生结合上下文认真辨析。兹不赘述。)

      (2)课文“预习提示”指出,本段承上文第一分论点展开论证。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证的?即从哪些方面展开论证的?用什么方法论证的?对此,我们在阅读时应弄明白。请同学们根据下面提示来回答上述问题。

      提示:读时注意文中的关键字词:“较”“古人云”和大量的反义词。为了便于大家思考,我们不妨来做如下填空:

      ①作者用 和 相比较, 和 相比较,两相对照,得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的论断。从比较中可以看出,秦得地的主要原因是 ,诸侯失地的原因是 ,“固不在战”四字,深化了上面中心论点中的“ , ”的道理,证明了“ ”的观点。

      ②为了说明“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即赂秦之弊,作者进一步作了如下对比,诸侯为“一夕安寝”,今日 与明日 相比,说明割地次数的频繁,且数量越来越 ;秦得“五城”“十城”之后。“ ”三字说明秦的“大欲”是“ ”的。从而证明:
    并不能苟安图存,实乃“ ”。在这一对比说理中,作者又将赂秦诸侯的先辈创业之艰难与子孙的“ ”相比,先辈的“暴霜露”与子孙的“ ”相比,斥责了赂秦者的卑鄙无耻。

      ③以上两层用了 论证,下面作者又用古人名言“ ”印证了自己的论证。这是用 法来论证的。

      [附] 填空答案

      ①秦攻取之外所得;战胜所得;诸侯赂秦所亡之地;战败而亡之地;诸侯赂秦;赂秦;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②割五城;割十城;大;又至矣;无厌;赂秦;破灭之道;不甚惜;一夕安寝。③对比法;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引证。

      根据上面练习,自己口答本题开始的问题。

      (3)本段文字生动,充满情感。为了体味这些,我们可用“删减质疑法”来研读这段文字。所谓“删减质疑法”即从原文中删去某段或某些词句之后和原文比较孰优孰劣,提出质疑。如:

      ①删去“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句,可否?

      ②删去文中关于创业之难的内容,表达效果如何?

      (提示:①从反复修辞格的作用去考虑;②从对比修辞格的表达效果去考虑。参看“思考和练习”二。)

      请用上面质疑法自己设疑,然后思考或与同学讨论,求得答案。

      2.第3小段自学提示:

      本段承上文中心论点的第二分论点展开论述。作者运用例证法,分析了“不赂者”齐、燕、赵亡国的原因,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读本段课文,应注意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本段的“不赂者”指哪三国?由此可知,上段的“赂者”指的是哪些诸侯国。

      (2)本段和上小段在写法上的不同点之一是,上小段把赂秦的诸侯国放在一起总写,本小段则把齐和燕赵分两种情况写。若本小段像上小段那样处理史实,可否?

      (3)作者在分别写齐和燕赵时,对这两种情况使用了不同感情色彩的词。请从课文中挑出几个代表性的词句加以体味,说说作者对齐的态度是什么?对燕赵的态度又是什么?然后朗读课文,力求把这两种不同情感色彩表达出来。

      思考提要

      “赂者”指楚、韩、魏,“不赂者”指齐、燕、赵。作者把楚、韩、魏三国合写,是因为他们对秦的态度完全一样——争割地而赂秦,所得到的后果也一样——皆因赂秦而力亏,终致灭亡。把齐、燕、赵放在一段,是因为他们都是赂秦的间接受害者,“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但是,不赂秦的三国在对秦的态度上又分两种:齐,与秦交好,不助五国;燕、赵则守土抗秦。因此作者把两者分述,以使人明白:齐是自食苦果,不值得同情、惋惜(所以作者用“齐亦不免矣”这种平淡冷漠的语气陈述其亡国之因,以示对其鄙夷);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值得肯定、赞扬(所以作者用了褒义词)。他们的灭亡,不在“用兵”,而在“用武而不终”。燕把抗秦的希望寄托于刺客,赵自去良将,毁其“长城”,这是值得惋惜的(注意“惜”字);同时燕赵灭国还有失掉强援,智力孤危的外因(所以作者用了“且”强调外因,“诚”表示理解),值得同情和理解。我们朗读时应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努力再现作者的情感色彩。本段最后一层,用假设举例法总括2、3小段,再次强调了中心论点,也为下文的结论提出在客观上作了铺垫。

      教学目标:

      1、了解《史记》中“表”的体例特点

      2、解读《六国年表序》,掌握读表的方法。

      3、体会太史公在其中的历史倾向性

      ●教学重点:

      1、 掌握实词、虚词的用法及内容

      2、 认识“表”在《史记》中的作用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史记》中的“表”

      《史记》的“表”共有十篇,可分两类。一类是大事年表,“年经事纬,纵横互订”。另一类是人物的年表,一些传不胜传的人物,就以表载之。史表的创制,是《史记》体例的一大特点。

      二、“十表”存目

      三代世表、十二诸侯年表

      六国年表、秦楚之际月表

      汉兴以来诸侯年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惠景间侯者年表、建元以来侯者年表

      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

      三、大家论“表”

      ?应劭云:“表者,录其事而见之。按《礼》有表记”;

      ?郑玄 云:“表,明也,谓事微而不着者须表以明之,故曰表也”(司马贞《史记索隐?三代世表》);

      ?刘知几曰:“表以谱列年爵”(《史通》卷二);

      ?郑樵曰:“表以正历”(《通志?总序》);

      ?顾炎武曰:“表所由立,昉于周之谱牒,与纪传相为出入”(《日知录》卷二六);

      ?汪越曰:“按表者,纪月编年,聚而为绘图指掌,经纬纵横,有伦有脊”(《读史记十表》);

      ?牛运震曰:“史之有年表,犹《地理志》之有图经,族谱之有世系也,昔人推之,以为史家之本源冠冕。盖事繁变众,则年月必不能详;世积人多,则传载必不能备。年表者,所以较年月于列眉,画事迹于指掌,而补纪传书志所不及也”(《史记评注》卷三)……

      ?概而言之,“表”以时间为线索,直观、系统、简明地表述历史事件,可与纪、传、书、志等史体参照互补。

      ?自从司马迁创立“表”这种史体之后,对“表”的评价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一种以刘知几为代表,认为《史记》所创立的表“无用” ……未见其宜。何则?……观马迁《史记》则不然。夫天子有本纪,诸侯有世家,公卿已下有列传,至于祖孙昭穆、年月职官,各在其篇,具有其说,用相考核,居然可知。而重列之以表,成其烦费,岂非谬乎!且表次在篇第,编诸卷轴,得之不为益,失之不为损。用使读者莫不先看本纪,越至世家,表在乎其间,缄而不视,语其无用,可胜道哉!”(《史通》卷三);

      ?还有一种看法则可以郑樵为代表,认为“表”是史体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史记》一书,功在十表”。顾炎武也很重视“表”:“凡列侯将相、王公九卿,其功名表着者既系之以传,此外大臣无积劳亦无显过,传之不可胜书,而姓名爵里存没盛衰之迹要不容以遽泯,则于表乎载之。又其功罪事实,传中有未悉备者,亦于表乎载之。年经月纬,一览了如” (《日知录》卷二六)。

      四、解读《六国年表.序》

      一、识词义

      1、周东徙洛邑

      2、僭端见矣

      3、先暴戾,後仁义

      4、六卿擅晋权

      5、矫称蜂出,誓盟不信

      6、秦始小国僻远,诸夏宾之

      7、事异变,成功大

      8、法后王

      9、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

      二、思内容

      1、《六国年表》是以什么材料为基础撰写的?为什么依据这部史书?

      2、《秦记》所描述的社会背景是怎样的?

      3、你能不能从序文中太史公的看法和观点 ?

    相关热词搜索:

      图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