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励志名言
  • 生活技巧
  • 腾讯技巧
  • 手游攻略
  • 医药培训
  • 软件教程
  • 文艺体育
  • 幼儿培训
  • 专业舞蹈
  • IT认证
  • 企业管理
  • 教育培训
  • 工作计划
  • 合同
  • 实习报告
  • 评语
  • 自我鉴定
  • 演讲稿
  • 请假条
  • 收据
  • 辞职信
  • 介绍信
  • 检讨书
  • 借条
  • 写作模板
  • 心得体会
  • 入党申请书
  • 工作总结
  • 工作报告
  • 简历
  • 招聘范文
  • 祝福语
  • 策划书
  • 活动总结
  • 主持词
  • 文秘知识
  • 发言稿
  • 议论文
  • 作文题目
  • 应用文
  • 小学作文
  • 初中作文
  • 高中作文
  • 写作手法
  • 中考作文
  • 高考作文
  • 作文体裁
  • 周记
  • 母婴知识
  • 腾讯QQ
  • 七一讲话心得体会
  • 您当前的位置:呢子范文网 > 合同 >

    中心学习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感受发言材料5篇

    2020-07-10 10:02:16  呢子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字号:T|T

    【编辑按】但是面临国际国内复杂的形势,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如何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变与不变…初心优秀优秀范文网小编为您整理了《中心学习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感受发言材料5篇》,给您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借鉴。




    党员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

    九三学社理论学习中心组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会议发言

      党的十八大召开至今,时间虽短,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新成就、形成新风气、开创新局面,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指导思想正确而且不断得以巩固,发展目标明确而且越来越近,改革开放全面推进而又不断创新,广大干部群众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但是面临国际国内复杂的形势,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如何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变与不变,准确把握时代发展大势,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国际社会和我国各界都热切希望了解指引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治国理政纲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集萃习近平同志79篇谈话、讲话、演讲等的要点,内容涵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方方面面,思想深刻、语言生动。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观点和重大论断,不仅从理论上进一步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历史逻辑、现实基础和本质属性,而且从实践上提出了发展要求,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内涵,指明了基本方向。结合学习谈几点体会。

      习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讲到:全党同志的重托,全国各族人民的期望,是对我们做好工作的巨大鼓舞,也是我们肩上的重大责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总书记提到的责任大概纳为三个方面。

      第一个重大责任,就是对民族的责任。他指出:我们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历经了磨难,在最危险的时候,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前仆后继、顽强奋斗,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个重大责任,就是对人民的责任。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各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中国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第三个重大责任,就是对党的责任。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全党必须警醒起来。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习总书记担任总书记后不久,2012年12月,就到广东考察工作, 表明了是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习总书记指出,现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深化改革开放,要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2012年12月,201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到河北省阜平县、内蒙古兴安盟阿尔山市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考察扶贫开发工作。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甘肃,先后去到海拔2400多米的定西市渭源县元古堆村和海拔1900多米的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布楞沟村,关心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2014年2月,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到陕西延安杨家岭,革命老区福建古田考察。他表示,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发生很大变化。同时,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有为数不少的困难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3年4月,习总书记在海南考察,他指出海南作为全国最大经济特区,后发优势多,发展潜力大,要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总抓手,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路子来,他希望海南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着力在“增绿”、“护蓝”上下功夫,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当个表率,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2013年5月,2013年7月,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天津,湖北武汉、鄂州,山东青岛、临沂、济宁、菏泽、济南,湖南湘西、长沙等地考察,深入科研院所、文化机构、企业、高校、社区、农村考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们要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丰富、科技人才众多的优势,建设科技创新高地,不断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促进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他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努力克服不利因素,推动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2013年8月在辽宁考察时强调,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是国家既定战略,要总结经验、完善政策,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工业核心竞争力,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并驾齐驱、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相互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为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增添原动力。

      2013年7月,2014年3月,习总书记在河北、兰考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他强调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查摆和解决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保证活动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对查摆出来的问题,要深刻分析原因,明确整改方向,制定整改措施,他明确要求:“要见贤思齐,组织党员、干部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来好好照一照自己,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

      2015年1月22日,习近平同志在云南考察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时再次指出,“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现在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五、六年时间了,时不我待,扶贫开发要增强紧迫感,真抓实干,不能光喊口号,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习近平总书记还明确提出希望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对云南这样一个边疆欠发达省份来说,只有立足改革发展实际,客观把握具体国情、省情的“变”和“不变”,才能认清形势、把握大势、制定好政策、形成好举措,主动适应新常态、抓住新机遇、实现新跨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极富针对性和远见卓识。

      盘点以上总书记走过的足迹,他几次深入农村、贫困的边疆地区、革命的老区访扶贫问苦,深入到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推动改革发展,深入科研院所、文化机构、学校、社区访民情、听民生。从以上我们就不难理解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一书中提出来的一系列思想产生出处,不难理解他提出的“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的思想;他提出的“让十三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更不难理解他提出的“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行治理”、“要发扬钉子的精神,一张好的蓝图一干到底”等等思想的出处。习近平总书记善用辩证思维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面对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领域日益加剧的竞争形势和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趋势,他不断强调要在不同文明的交流和互鉴中推进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方法创新。中国国家之大、人口之众、观念之差异、利益所求之多样、发展之不平衡,非他国所能比。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形势,他反复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和法治思维的方法,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各项工作都要于法有据,都要科学评估,做到心中有数,适时应变,争取最好的效果。今天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就是要把贯穿在其中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转变为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转化为实际工作的方法和本领,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党员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

      近日,我阅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习近平总书记在书中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集中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治国方略,全面系统回答了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并形成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我认为,这本书可以说是一部开辟当代中国治国理政崭新局面,全面了解中国“新常态”的重要著作,是中国社会主义新时期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科学指南,为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供了比较系统的重要文献。我一边读一边思考,《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视野开阔,言简意赅,意境深远,读后难忘,受益颇深。品读此书,体会有三:

      一、坚持运用习近平治国理政方略武装我们的头脑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提出的治国理论和执政方略,就是要求我们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治国理政就是要求我们要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神圣使命的历史担当。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的治国理政方略,有助于形成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的风尚,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科学理论思维,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科学理论水平。在开展“适应新常态,重在敢担当”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就是要坚持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方略武装我们的头脑,就是要着力解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把主题教育活动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用主题教育活动的实际成效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坚持运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统一我们的思想

      当前,我国正处在各种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和凸显期,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当前,我们党面临各种考验、危险与挑战;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坚持运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来统一我们的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坚持运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来凝聚共识,谋求发展,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精神支柱,凝聚思想意志,形成强大精神力量。这就必须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和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进而使美丽的中国梦蓝图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变为现实。

      三、坚持运用习近平治国理政举措推动我们的工作

      在治国理政新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改革发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路、新举措,描绘出了改革发展的新蓝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以大量篇幅,全方位展现了从改革总思路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具体改革思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要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务实的工作作风,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有谋划工作的新思路,要有推动工作的新举措,要有解决问题的新对策,要有敢于担当的新胆识。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切实干出成效来。

      总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蕴含了科学思维方式和求真务实精神,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智慧在实践中的灵活运用。这种科学思维方式和求真务实精神,自始至终贯穿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战略谋划之中。在实践中,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治国理政方略武装我们的头脑,坚持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统一我们的思想,坚持用习近平治国理政举措推动我们的工作,立足实际,敢于担当,努力工作,进一步为党的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党员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

     新理念新思想推动工作实现新突破——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一部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从2014年8月18日至2020年9月29日期间的讲话、谈话、演讲、批示、贺电等99篇。这些重要著作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深入学习研讨这些重要著作十分有助于我们理解掌握这一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

      新发展理念是我们党深刻认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针对我国发展中存在的五个方面的重大矛盾问题提出来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主要是要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不平衡问题、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内外联动问题、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必须统一贯彻。当前,我市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在这个关键时期,我们用新发展理念武装头脑、指导行动,在实际工作中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产业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具体一点讲就是要采取一些具有新发展理念的政策措施来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促进产业经济发展动力、效率、质量的新一轮升级。

      回顾改革开放30年那一轮的产业升级,解决了产业和产品“有没有”的问题,结果是产业规模的快速膨胀和产品的极大丰富,总量上做到了世界第一。今后30年的经济发展,可以说是新一轮的产业升级,需要着力解决的是产业和产品“好不好”的问题,就是要把我们已经做大的产业和产品做优,把已经能做、但还没有建立明显优势的产业和产品做强做优,不断攀登产品“质量阶梯”,建立我们的产业和产品在世界上、在产业链上的竞争优势、价值优势。

      我们济南的工业经济也好、产业经济也好,在发展规模质量效益上的差距,归根到底是人的差距,是思想观念、发展理念、发展环境上的差距,是谋事做事成事上的差距!面对差距、承认差距,对症下药采取措施,加快步伐奋起直追,才会有“后来者居上”的机会。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就要转变思想、认清差距、分析症结、明确对策,对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按照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要着力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老思想、旧观念存在着思路不开阔、革新力度小、创新举措少的突出问题,争先出头意识不强,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所谓不破不立,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要破除旧理念,创新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工作方式。要正视差距、认清自我,冲破思维定式、政策定势的束缚,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主动求变,不仅要敢想、敢干,还要善谋、会干,形成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氛围。

      二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确立新发展理念,要不断学、深入学、持久学,要结合历史学、多维比较学、联系实际学,使新发展理念成为内心的自信和行动的自觉。对新发展理念要铭记于心、落实于行,不能将其概念化,只停留在口头上;不能讲得头头是道,做起来轻轻飘飘;不能止步于思想环节,要落实到决策、执行、检查各项工作中去。

      三要坚持问题导向,务求实效。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真正解决问题为落脚点,坚决改变存在的贯彻不实、服务不周、办事不力、落实不到位等突出问题,按照“一次办好”要求,积极作为、勇于担当、提高效能,主动服务、靠前服务、精准服务,切实把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用心用情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实实在在地减少企业办事的成本与消耗,推动全市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党员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就通篇贯穿了这一战略思想,使党的理论成果更加丰富、更加系统,党的自身建设更加系统完备。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学好治国理政这门必修课,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本工具书,这既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要求,又是进行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必然之路。

      那么我们又该怎么学呢?个人认为就是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更新观念,勇于创新,锐意进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知行合一,

      以知之深推动行之笃,用行之实促进知之更新,坚持问题导向,以钉钉子精神把事业一步步推向前进。要实事求是,认真学习,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找准着力点,努力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

      作为大学生村官,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一重要思想,要带着感情学、带着使命学、带着责任学、带着问题学、结合实际学、立足岗位学。把责任和担当扛在肩上,密切与村民的联系,更好为村民服务。

      党的十九大向全党、全国人民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未来发展的新蓝图已经绘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已经开启,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沿着十九大绘就的宏伟蓝图,脚踏实地,踏石留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党员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

    找准发展定位 打破思维定势 推进民政工作创新发展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感悟与启示

     

      山东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先运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引做好新时代民政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各级民政部门应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进一步找准民政工作在党和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定位,全力推进民政工作创新发展。

      更加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

      通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和第三卷,感受最深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无论是发表讲话、作指示批示、下基层调研,还是安排部署工作,都反复强调要以人民为中心,要把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99篇著作,有关民生民本思想的论述很多,分量非常重,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满满的为民爱民亲民情怀。

      对民政部门来讲,学习研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最重要的是要深切感知和体会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为民爱民亲民情怀,更加自觉地站在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民政工作的重大意义,更加牢固地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切实深化为民情感,站稳群众立场,倾心为民服务,真正把各项民政工作做成为党和政府争取民心、凝聚民心、赢得民心的工作。

      把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作为第一位责任

      民政工作是最基本、最直接的民生工作,处于民生建设第一线,担负着重要的民生兜底保障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对做好民生民政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起点”“要针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加强帮扶,保障基本民生”“要关心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完善工作机制和措施,加强管理和服务,让他们都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等等。这些重要论述,为进一步做好民政工作提供了最重要、最直接的遵循。

      在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必须坚持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民生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重中之重,自觉把保障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作为第一位的政治责任和第一位的重点任务,进一步统筹推进以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医疗救助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进一步发动慈善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脱贫攻坚,进一步加大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力度,切实编密织牢民生兜底网,确保困难群众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把推进社区治理创新摆到突出位置

      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整个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有一系列重要论述,在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善于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着力推进社会治理系统化、科学化、智能化、法治化,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等等。

      民政部门是加强和推进城乡社区治理的重要牵头者和组织者,必须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作为根本遵循,进一步找准职责定位,紧紧围绕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新型社区治理体系,认真落实村(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推动完善社区配套组织和村(居)自治规章,进一步统筹整合各方力量资源,加快完善城乡社区服务设施、服务体系特别是村(居)务公开、民主协商、民事民议、民事民办等各项规章制度,深入推进社区治理服务创新,切实为全省加强社会治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让民政在促民生发展中有更大作为

      通过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深入学习研讨,一个非常深刻的领悟和启示就是,抓民生就是抓发展,民政工作既要抓基本民生保障,也要尽最大可能、乘势而上,努力在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有更大作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为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协调推进民生建设和经济建设,提供了新的启示和重要遵循。

      全省各级民政部门要牢固树立“抓民生就是抓发展”的思想理念,进一步开阔眼界,创新思路,自觉把民政工作与经济工作有机统一起来,尽快探索出一条民生保障和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当前,要重点围绕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引导社会组织助推乡村振兴、运用行业协会促进“十强”产业发展等方面,进一步发挥民政职能作用,坚持需求导向,创新思路办法,全力促进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要按照山东省委、省政府部署,坚持把深化农村殡葬改革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绿色殡葬,推动绿色安葬与植树造林、荒山绿化相结合,努力使民政工作更有成效、更有作为。


    相关热词搜索:

      图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