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励志名言
  • 生活技巧
  • 腾讯技巧
  • 手游攻略
  • 医药培训
  • 软件教程
  • 文艺体育
  • 幼儿培训
  • 专业舞蹈
  • IT认证
  • 企业管理
  • 教育培训
  • 工作计划
  • 合同
  • 实习报告
  • 评语
  • 自我鉴定
  • 演讲稿
  • 请假条
  • 收据
  • 辞职信
  • 介绍信
  • 检讨书
  • 借条
  • 写作模板
  • 心得体会
  • 入党申请书
  • 工作总结
  • 工作报告
  • 简历
  • 招聘范文
  • 祝福语
  • 策划书
  • 活动总结
  • 主持词
  • 文秘知识
  • 发言稿
  • 议论文
  • 作文题目
  • 应用文
  • 小学作文
  • 初中作文
  • 高中作文
  • 写作手法
  • 中考作文
  • 高考作文
  • 作文体裁
  • 周记
  • 母婴知识
  • 腾讯QQ
  • 七一讲话心得体会
  • 您当前的位置:呢子范文网 > 写作模板 >

    领导干部党史学习教育思想汇报素材12篇

    2021-03-11 10:31:13  呢子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字号:T|T

    【编辑按】 2021年党员参加党史学习心得思想汇报经典词句汲取党史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小编为您整理了《领导干部党史学习教育思想汇报经典词句12篇》,给您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借鉴。

       2021年党员参加党史学习心得思想汇报经典词句

    汲取党史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从南湖一叶扁舟到今朝巍巍巨轮,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蕴含着丰富精神力量的奋斗史。百年历程栉风沐雨、乘风破浪,无数革命先烈以其一生诠释何为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如灯塔般为后人指明前进方向。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当前,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要学好党史、以史为师,从党史中汲取前行之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筑牢根基。在咀嚼苦难中将精神之“钙”融入血脉,锤炼共产党人的赤诚本色,自觉扛起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重担。在吮吸养分中将奋进之“力”刻入骨肉,赓续发扬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畏艰险、英勇奋斗、实干担当的精神,以只争朝夕、一往无前的姿态奔向新辉煌。在品味历史中将为民之“情”注入灵魂,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以实际行动践行根本宗旨,凝聚攻坚克难的不竭力量。
        

     

       2021年党员参加党史学习心得思想汇报经典词句

     修好党史学习教育“终身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不仅要学,而且必须学好,力求做到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可见,党史学习教育不仅是一次活动、一次教育要求,述往思来,其更是每个党员应当持之以恒、一以贯之修好的“终身课”,唯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确保党史学习教育见成效、见质量,向史而新。
      终身锤炼党性修养。任何一次党性教育,绝不是“交作业”式的一次教育“选修”课程,而是通过坚持学党史、革命史,从革命先辈身上感悟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家国初心,让党性修养常学常固常新,往实里走、往深里去,成为知行合一、寓知于行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必经之路”,终身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使命。
      终身坚定理想信念。“以青春之我贡献青春之国家”的张小娟,用生命探索脱贫道路的姜仕坤,扎根脱贫一线、鞠躬尽瘁的黄诗燕……他们义无反顾的用生命和行动作答“以人民为中心”的人生“选择题”,彰显中国共产党人听党话、跟党走,终身践行“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铮铮誓言。
      终身践行初心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员干部要不断汲取“人民”力量,用无我精神与事业实绩,回答好“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之问,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终身践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枝叶关情。
      党史学习教育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要以永不停歇的脚步奔赴在新时代长征路上,修好党史学习教育“终身课”,争当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满分答卷人。

     

       2021年党员参加党史学习心得思想汇报经典词句

     学习党史 常学常新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党史是共产党人“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的过去”,蕴藏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是党的巨大思想宝藏,是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
        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学习党史,要学好学透、融会贯通,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要从党史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时刻不忘“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永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要从党史中看问题、求招法、找答案,迎难不畏难、破难勇担当,经受住大是大非、矛盾冲突的考验。
        党史是最好的清醒剂。要从党史学习中涵养为民情怀,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以党史为镜,尊重历史、顺应时代、思考未来,时刻审问初心、传承初心、坚守初心,勇于自我革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以清醒的头脑迎接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党史是一部治国理政的“百科全书”,凝结了党和人民的经验、智慧、精神,是十分宝贵的精神养料。学习党史,以个人思想解放与政治进步推动党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倍加珍惜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021年党员参加党史学习心得思想汇报经典词句

     在学习党史中筑牢精神家园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历经风雨,战胜了一次又一次艰难险阻。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史以明志,鉴往而知来。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在这继往开来的历史时刻,重温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正当其时,意义重大。全体党员要借此机会认真学习党史,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强大力量,筑牢精神家园,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回首来时路,每一步都付出了艰辛与努力;
    眺望前路,我们会面临各种风险挑战,也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全体党员干部要在学习党史中传承党的成功经验,发扬新时代“三牛”精神,提升思想认识和履职能力,以更高水平攻坚克难,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不断创新机、开新局,高质高效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2021年党员参加党史学习心得思想汇报经典词句

    如何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人民日报这组评论员文章讲明白了

     

         编者按: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深刻阐明了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和工作要求,对党史学习教育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就此,人民日报刊发系列评论员文章,为我们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重要讲话提供了重要参考。人民网理论频道进行集纳整合,以飨读者。
         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习党的历史,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要倍加珍惜党的历史,深入研究党的历史,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全面宣传党的历史,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
        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在一百年的接续奋斗中,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伟大历史,铸就了伟大精神,形成了宝贵经验,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的伟大奇迹。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详细】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突出重点、明确要求、务求实效,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学党史,就是要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在一百年的奋斗中,我们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把握历史大势,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种历史机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要教育引导全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详细】
         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学习教育各项任务
        开展任何一项工作,首先看态度,关键看行动,最终看效果。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这样一个重大时刻,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为了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学习教育各项任务,才能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越是任务重大,越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要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承担主体责任,主要领导同志要亲自抓、率先垂范,成立领导机构,切实把党中央部署和要求落到实处。中央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加强指导,省区市党委和行业系统主管部门党组加强对所属地区、部门和单位的督导检查,才能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扎实成效。全党深入学习党史,是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的重要途径,党员、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要全身心投入,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2021年党员参加党史学习心得思想汇报经典词句

    在学习党史中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近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百年党史蕴藏着矢志不渝奋斗的精神密码,彰显着共产党人的卓越智慧,解读着砥砺前行的制胜法宝。风雨兼程百年路,不待扬鞭自奋蹄。站在“十四五”开局新起点上,党员干部要在学习党史中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一部峥嵘百年党史,点燃历史荣光,学习党史,增强斗争本领。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近百年来,我们党从建党之初只有50多名中共党员到如今拥有90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从嘉兴南湖的小小红船到“中国号”巍巍巨轮,百年风雨兼程,这是一部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峥嵘党史,铭刻着无数革命先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勇牺牲的斗争历程,深刻认识我们党以斗争精神锤炼革命底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在与历史同步伐中感悟革命荣光,在与时代共命运中追寻精神动力。进入新时代,面临国内和国际新发展中产生的新斗争,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党史,发扬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要敢于斗争,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难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
         一部红色百年党史,镌刻红色记忆,学习党史,赓续精神血脉。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历史时刻诞生,从党创立至今,经受的严峻考验不胜枚举,中国共产党人百折不挠、坚韧不拔、勇往直前,一次次走向胜利,创造了历史伟业。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党史,上好红色教育“必修课”,在回顾历史中激活“红色引擎”,在奋进征程中传承“红色基因”,始终以大无畏的奋斗精神、奉献精神、担当精神迈向新征程,建功立业新时代。
         一部辉煌百年党史,厚植为民情怀,学习党史,牢记初心使命。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百年党史,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历史奇迹。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深扎根于中国共产党人的心中,凝聚起磅礴的奋进力量。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党员干部要扎实学习党史,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站稳人民立场,走好群众路线。发扬“孺子牛”精神,心甘情愿、无私奉献,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奋斗目标,切实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肩负重大使命的新时代党员干部,要从学习党史中汲取前行力量,践行对人民的赤子之心,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未来。

     

       2021年党员参加党史学习心得思想汇报经典词句

    树立正确党史观,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为什么要学习党史?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党和人民的鱼水关系生动诠释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党和国家事业永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不管是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年代,还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忘初心,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和人民有着千丝万缕的“鱼水之情”“血肉联系”。要把群众放进“心坎里”、捧在“手心上”,群众想什么、盼什么,就抓什么、干什么,用心用劲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学习党史有何重要意义?这次党史学习教育,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5次党内集中教育,又恰逢建党百年的重大时刻,“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学习党史有助于我们理解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党史是一部创业史,也是中国人民勇于抗争、勇于开拓的生动写照。中国共产党在风雨飘摇中成立,由一艘小小红船成长为擎天掣地的巍巍巨轮,是无数共产党员用鲜血换来。没有先辈的付出,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居安思危,饮水思源,全体党员要强化党史学习,学深党史,从党史中领悟创业发展的精神内涵,弘扬传承先进共产党员的优良作风,不断增长智慧,砥砺品格,为共产主义事业发展奠定基础。
        学习党史更能理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之所以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果,关键就在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解决人民的“急难愁盼”作为一切工作的着力点。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接续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历史。正因此,党得到了人民的衷心拥护。建立新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我们党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带领人民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进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树立正确党史观,发扬“三牛”精神,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

          2021年党员参加党史学习心得思想汇报经典词句

    学党史 赓续精神血脉

     

        在近日召开的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百年党史,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镌刻着振奋人心的伟大历史时刻,蕴含着催人奋进的无穷精神力量。经历无数苦难与辉煌的中国共产党人深知,在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漫漫征途中,每一次进步和胜利无不是靠伟大精神引领取得的。
        回眸百年,中国共产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过程中,留下了太多值得学习和践行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战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和抗疫精神等,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充分展现,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学习党史,要在深刻学习领悟党的革命历史的同时,从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中感受精神震撼,从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中获得精神力量,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将党史中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行动指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提供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广大党员在新使命、新任务、新挑战面前,要善于从党史中汲取精神上的“钙”,将其融入共产党人的血脉,并内化为坚定的政治方向和强劲的前进动力,自觉担当起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重任。

     

       2021年党员参加党史学习心得思想汇报经典词句

    中国的减贫奇迹是彪炳史册的伟大奇迹

     


      “今天,我们隆重召开大会,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的庄严宣告,铿锵有力、鼓舞人心、振奋精神。
      为什么说中国的减贫奇迹是彪炳史册的伟大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中国成功地解决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比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减贫目标提前了10年,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创造这样的减贫奇迹。
      中国的减贫奇迹是怎么实现的?8年来,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发扬钉钉子精神,敢于啃硬骨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作出了关键性贡献;
    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踏步赶上来,整体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
    脱贫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增添了自立自强的信心勇气;
    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
    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为什么要精准扶贫?社会主义就是要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人民的美好生活,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全党作出庄严承诺。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我们要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言必行,行必果。从2015年到2020年,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阶段性重点任务,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召开7个专题会议系统部署、压茬推进。为了这个承诺,脱贫攻坚的每个重要节点和重大关头,总书记都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这一诺,重千钧!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面对波澜壮阔的新征程、奋发有为的新时代,我们一起昂首阔步,奋勇前行。

     

       2021年党员参加党史学习心得思想汇报经典词句

    英雄的青春史诗写在田野大地

     

        在25日隆重举行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涌现出许多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能够创造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彻底摆脱绝对贫困,是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写下的青春史诗。
        前无古人的事业,必然成于艰难。从43年不改初心使命,不屈不挠、苦干实干,铸就了“下庄精神”的毛相林,到放弃大城市高薪工作毅然回到家乡,主动请缨到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黄文秀;
    从让47万各族群众喝上“安全水”“幸福水”,彻底告别饮用苦咸水历史的刘虎,到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创建中国第一所公办免费女子高中,建校12年来帮助18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的张桂梅;
    从把爱情和事业的期许写在大山深处的“扶贫夫妻”吴应谱和樊贞子,到“衣服总是打着补丁”,默默资助28名贫困学生,给困难群众捐款数万元的余芬……他们把青春的诗行,写在了祖国的田野大地上,也写在了世界减贫奇迹的历史图卷中。
        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正是一代又一代人,用他们的青春岁月,砥砺前行,持续顽强地同贫困作斗争,才在艰苦的环境下,拼出了好日子,拼出幸福生活,让一张张摆脱贫困后的笑脸,成为最生动的中国表情。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诚如此,贫困的发生地,不管是经济还是教育,不管是地理还是思想,都是极度落后和艰难的。如何打破离地隔阂和思想桎梏,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到政府作用和市场、社会力量有机统一,再到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一个个扶贫工作者在田野间撸起袖子,俯下身子,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举措,奋力攻坚,才让一个个贫困村,一个个贫困户脱贫摘帽,日子越过越有盼头。有的扶贫工作者说,“脱贫攻坚路上有千千万万的人,我真的就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石子。其实走到最后,走到今天,虽然有苦,还是甜多。”有的说:“不为钱来,不为利往,农民才能信你,才能听你。”朴素的表达背后,是一颗颗为民为公的拳拳赤子之心。
        马克思曾说,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普普通通的人,有白发苍苍、身染重疾者,有放弃高薪、逆身入山林者,有新婚燕尔、初为人父者……几代人用自己的青春,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写下了惊天动地的史诗。解构他们的日常,我们能够看到“一直在路上”的匆匆忙忙。心里装着贫困户,脚下就有了力量,奔波便成了常态,任万水千山、风吹雨打不能阻挡。“青年人,珍重的描写罢,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或许,这就是他们无悔的选择和对于青春的诠释。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交上脱贫攻坚的优秀答卷,是一脉相承的使命担当。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巩固好脱贫成果,持续推进乡村振兴,让青山绿水常在,让老百姓的日子更富足,还需要一代代人发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2021年党员参加党史学习心得思想汇报经典词句

    下好党史教育“三步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文/片刻
        2021年2月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欢聚一堂,共迎佳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共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要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面回顾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奋斗历程,发扬光荣传统,坚守合作初心,加强自身建设。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最好的营养剂。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这一百年,是苦难辉煌的一百年,是波澜壮阔的一百年,是艰苦奋斗的一百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充满了理性的光辉与智慧的光芒,是党员人生道路上必不可少的教科书。各级党组织要深入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下好丰富教材、培育教师、创新教学“三步棋”,讲好党的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丰富党史教材,让党史教材充满吸引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党史教育也一样。当今世界是互联网的时代,几乎人人都有一部手机,大家都爱用手机学习,网上学习已经成为了人们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我们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也要与时俱进,要坚持“传统”教育与“新媒体”教育,两手抓、两手硬。既要利用好图书阅读、现场宣讲、集中观影等传统学习方式,也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利用公众号、短视频、动漫等新媒体,增强党史学习的吸引力与感染力,让党员干部爱听爱看,主动自觉学党史。
        培育专业教师,让党史教育专业化。党的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体系,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党史宣教工作既要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又要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和扎实的知识结构作为支撑,这就决定党史教育需要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队伍。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党史教育人才队伍的打造,通过组织选拔与内部培养的方式,增强党史宣教队伍的力量。一方面,要从学校的教师队伍、各大院校的专家学者以及社科研究机构中,选拔一些专业的党史研究人员作为我们宣教工作的教师。另一方面,要注重内部干部的培养,从干部队伍中培育一批专业的党史教育工作者,充实党史宣教队伍的力量。
        创新教学方式,让党史教育与实践结合。“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成功史,其中充满了成功案例与经验,党史记录了我们党如何团结领导各族人民赢得革命战争,记录了我们党如何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记录了我们党如何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抗击疫情等伟大斗争。党史就是我们干事创业的知识教材、精神教材、政治教材,组织党史教育就是要从党史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善于举一反三,让党员干部既知道“是什么”,又知道“为什么”,还知道“怎么做”,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2021年党员参加党史学习心得思想汇报经典词句

    写在大地上的史诗——从文化视野看脱贫攻坚

     

        作者:关铭闻
        9899万人,如果参与世界各国人口排名,可以排进前二十,超过英国、法国、德国的人口。
        而这,也是2012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数字。8年后,这一数字变成了“0”。
        这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世界。随着脱贫攻坚的推进,世界贫困人口分布图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谈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的减贫目标时,有国外学者直言:“很明显,大部分进展都归功于中国的成功。”
        这样一场壮举,它的度量衡只能是“人类历史”,它的形容词只能是“前所未有”。
        这样一场创举,为时代定义,给时间重量。它劈山破浪,将上亿人的物质生活推到了贫困线之上;
    它滴水穿石,在十几亿人的内心世界刻下了精神坐标。
        脱贫攻坚既是奋斗史,也是精神史。脱贫攻坚工程不仅让中国告别绝对贫困,而且也在文化维度上塑造着当代中国的精神特质。大同之理想、小康之愿景,民胞物与、守望相助的文化精神,愚公移山、铁杵成针的民族气质,熔铸于脱贫实践,人们看到了民族精神的根深叶茂,文化自信的活水源头。
        这样一场壮举,点亮了万家灯火,也涵养出大国气象。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里如是宣告。五千年文明史,将翻开告别绝对贫困的一页,我们也将开启一个新的时间。在这条时间线里,脱贫攻坚在文化层面留下的意蕴与财富,将深远地影响中国。
          挺立,文化自信
        脱贫攻坚,也是讲述文化自信的中国故事。
        翻阅统计年鉴,1990年中国的人均收入排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之后,落后的幅度是30%。
        估计没人想到,30年后,这个国家会迈入中等收入国家的门槛,会有总计7亿多人摆脱贫困,世界减贫人口的70%都来自这里。
        全世界都在好奇:脱贫,中国为什么可以?
        从《尚书》里的“民为邦本”,到《礼记》里的小康图景,数千年的民族冀望最终落实于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与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
        当文化资源与政治优势相贯通,一场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由此书写。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脱贫被定格在举国事业的高度、成为一个大党的庄严承诺,以远超西方国家选举周期的时间跨度向前推进。一种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的力量,从中央贯彻到基层;
    中国共产党员与人民群众拧成一股合力。这期间,有过世界经济周期的震荡,有过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让脱贫攻坚战略始终保持如山定力,一往无前稳步推进。
        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推进的伟业,呈现了与大国国情相适配的全面、系统、精准。其中既有大笔挥毫,也有细笔勾勒,它们共同诠释着谋一域与谋全局的辩证法。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顶层设计逐层细化:年均千亿元的资金投入,上百个配套政策文件,通过一张张盖着省、市、县、乡、村各级公章的责任书,最终被落实到了田间地头。
        轰轰烈烈的脱贫实践,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的价值理念,落地落细于脱贫实践。脱贫攻坚的世界意义还在于,它让人们看到了在以自由之名反对平等、马太效应泛滥的西方价值观之外,还有一种来自东方的解答。
        “学习”“经验”“榜样”,这是国外媒体在提到中国脱贫攻坚时常用的关键词。摆脱贫困,是人类共同面临的答卷。中国在这方面取得成绩,相当于在国际社会共识性最强的议题里,展现中国的制度与文化优势。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使我们更有自信审视“历史终结”的神话,超越“转型范式”的束缚,回到中国视野、中国逻辑去探索总结中国之治的经验与规律。
        脱贫攻坚,由此构成了文化自信在今天的一个重要来源。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百年奋斗中所创造的人间奇迹,既深耕了中国大地,也深度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心理状态:
        当代中国人,以肉眼可见、亲身感知的方式,理解了何谓历史跨越。
          形塑,时代风貌
        “时间过得真快,我以为自己无法坚持,但真的走到了今天”,这是黄文秀日记里的一段话。
        有两个数字值得记住:300多万,这是驻村干部的总数,一声令下,是他们奔赴戈壁深山、江滨海畔;

        1800,这是牺牲在一线的扶贫干部人数,他们长眠在了那些熟悉的田野里。
        正是这样一支历经千锤百炼、生死考验的干部队伍,访民户、问疾苦、找路子,立下安民报国的志向,磨炼出坚韧不拔的意志。他们用穿山越岭的脚步,将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牢牢拴紧,以汗水、青春乃至生命诠释着“一切为了人民”。
        其中值得瞩目的,是以黄文秀为代表的青年知识分子群体。这是21世纪中国的青年知识分子大规模、深层次地触摸乡土中国,同时也是他们一次集体的精神返乡。
        “我发现我的方言进步了,可以和贫困户完整用桂柳话交流了。”正如努力学习方言的黄文秀,接受过大学教育、习惯书卷式思维的年轻人,必须和或是黄沙漫天或是荆棘遍野的“另一片土地”对话,并被这片土地接纳。
        这是一场双向互动。青年知识分子群体带来技术、知识与眼界,也收获一场理解中国来路与去向的启蒙,完成一次自身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关联。
        奋发图强的意志,也向广袤大地渗透。
        “天刚亮,早读的学生就撒满了整个操场”,这是一位扶贫干部描绘的场面。在这场脱贫战役里,精神脱贫与物质脱贫是同等重要的命题。从“扶贫会人都来不齐”到“天天堵着扶贫干部的门”,渐渐地,贫困群众宁愿苦熬、不愿苦干的宿命意识,被只争朝夕的奋斗哲学所取代,他们的精气神变了。
        他们在地里埋下种子,心中就种下希望;
    他们把特产放到网上,眼光也就通向世界。正因始终强调“造血”功能,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脱贫攻坚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贫困群众的意志、信念、眼界。
        脱贫精神,由此进入当代中国的精神谱系。
        脱贫干部、知识分子、贫困群众,以及用各种方式助力脱贫的中国人民,他们共同经历的这场精神洗礼,最终凝聚成一股形塑当代中国精神面貌的力量。
        一诺千金与锲而不舍,敦本务实与自立自强,时不我待与众志成城,都经由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被深埋于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一个拥有悠久文明史的国家,之所以能不断迈向发展新境,正有赖于通过不断完成史无前例的发展目标,实现自身的精神升华。
        而这些,不是来自外界的“教导”与“灌输”,而是从中国的山河大地里自然生发。也因此,这股精神的力量将持久且坚韧,影响力广阔而深远。
        告别绝对贫困,一个青春之中国即将开启。
          再现,移风易俗
        “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相互促进。”29年前出版的《摆脱贫困》一书中这样写道。
        溯源精准扶贫战略,文化建设一开始就是题中之义。
        有学者曾试图揭开“精神贫困”的原因,提出精神贫困的实质是“个体失灵”,即人们不按理性原则决策并行动,从而导致个体福利无法最大化。无力改变命运,与物质贫困有关,更是文化落后的症候。
        天价彩礼、薄养厚葬、愚昧迷信等陋习,一度困扰着农村贫困地区。一位学者在中部某县的调研报告里曾如此描绘:因婚丧致贫、返贫的比例高达近10%,一家人几年打工的积蓄,一次大操大办全部挥霍。
        因此,脱贫攻坚必然要为解决落后传统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兼容性问题提供解答,为文化革新创造必要前提。
        于是,一张张更新版的村规民约贴在了公告栏里,村里多了“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抵制赌博”“拒绝迷信”标语随处可见,“面子”文化被用来倒逼村民主动脱贫……脱贫攻坚以深入文化肌理的形式,不断冲刷着乡土社会的思维方式。
        效果是明显的。据媒体报道,因婚丧嫁娶的改革,仅河南一个人口60多万的县,一年就节省了一个亿。可以想象,在广大农村有多少民生积蓄避免了无谓消耗,在不可见的精神层面,文明的水位由此逐级而升。
        而脱贫攻坚的广度与深度,也让56个民族,同时面向“现代化”冲刺。
        “道德为先”“公私不伤”“耕读传家”“礼敬尊长”,这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村规民约里的句子。脱贫攻坚带来的移风易俗,让56个民族几乎在同一时间点实现千年跨越,有的摆脱温饱危机,有的告别原始的生活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物质丰裕与文化丰富,每一项都要抵达。
        近代以来,中国人曾迷惘于由农耕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艰难过渡。但脱贫攻坚所带来的文化观念再造,已经给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的命题提供了现实路径。
        或许根本不用等到几十年后拉开历史距离后再回眸,“年”的颗粒度足以让我们真切看到一个群体的精神面貌如何被改变,一方土地的精神气质如何被再造。当亿万个人的命运出现转折,当亿万个故事写下冒号,当亿万种出彩的人生被激活,倾泻而出的智慧将深刻改变中国。
        文化演进的力量,将凝聚起价值公约数,让一个民族获得更加清晰的方向感。
          迈进,数字未来
        “在一个村子里可以有一打以上的‘王大哥’,绝不会因之认错了人。”费孝通曾经如此评价乡土中国的生活半径。但今天,这条半径已经延伸至全世界。
        在古老的村寨,一根网线将外面的世界无限拉近到跟前;
    在偏僻的乡村,大千世界的瞬息万变几无时差地出现在年轻人的手机屏幕上。贵阳青年在数据标注工厂进入人工智能的技术浪潮,凉山果农在电商平台为雷山脐橙打开销路。一条条15秒的短视频,让更多的乡村青年“被看见”。
        如果不是这场对贫困的战役,“乡村”和“数字化”这两个似乎毫不相干的概念,或许不会在21世纪的中国产生如此紧密的联结。
        一场跨越山海的资源大调配,让网络光纤深入僻壤深山。智能终端和新媒体应用创新扩散的加速,让数字下沉成为事实。当世界经济论坛还在警示无法互联的国家和人口正陷入“数字贫困”之时,在中国,贫困村光纤通达率、快递乡镇网点覆盖率已双双触达98%。
        脱贫带来接入的平等,由可得性差距造成的数字鸿沟被逐渐拉平。过去在技术高歌猛进中被甩出去的人们,现在重新进入这一场域。
        接入性数字鸿沟的弥合,当然意味着“一块屏幕改变命运”式的机遇,也自然包括“助力农货销售”“激发自我表达”的影响。不过,仅此而已吗?
        有两组调研数据,耐人寻味。
        专家在对某品牌智能音箱产品进行市场调研后发现,该产品的市场基础已经从东部沿海一路向西扩展到原本被认为是“接受洼地”的中西部地区,标记发展鸿沟的“胡焕庸线”被小小的音箱盒子轻松跨越;

        另有电商平台的统计数据显示,电商百强县中有近六成都不是GDP百强县。社会学学者的调研也发现,电商百强县、GDP百强县与数字乡村试点县这三份名单的重合比率并不高。这意味着,很多后发地区在数字时代有了新的弯道超车的机会。
        一条新的起跑线,被缓缓拉出;
    公平,正被赋予更多意涵。
        这些无声却重要的细节,已经在表明,脱贫攻坚的溢出效应已超出熟知的范畴。数字时代的后发优势,正是中国县域经济格局实现重构的最大变量,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也是传统经济空间布局实现重塑的可能性所在。
        正像这些新的可能性所展示的——
        回望,脱贫攻坚的深沉力量,已经大大改变了我们脚下的土地。它既以“亿”这样的天文数字为单位,也以“户”这样的具体场景为落点,改变了一个大国的水土和风貌,也改变了亿万人的生存方式与精神气质;

        前瞻,在广阔的未来,它将成为不断被回溯的历史。它所指向的,不只是摆脱贫困、奔向公平发展战略,更是一个民族对自身发展道路、价值依归的历史沉思。“粮稳国安”塑造了大国心态,“望山见水”形成了新的预期,乡村振兴蓝图已经开始在中国大地上铺展,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时代入口,我们必将怀抱从容与笃定,自信与底气,迈向乡村振兴与民族复兴。



    相关热词搜索:

      图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