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励志名言
  • 生活技巧
  • 腾讯技巧
  • 手游攻略
  • 医药培训
  • 软件教程
  • 文艺体育
  • 幼儿培训
  • 专业舞蹈
  • IT认证
  • 企业管理
  • 教育培训
  • 工作计划
  • 合同
  • 实习报告
  • 评语
  • 自我鉴定
  • 演讲稿
  • 请假条
  • 收据
  • 辞职信
  • 介绍信
  • 检讨书
  • 借条
  • 写作模板
  • 心得体会
  • 入党申请书
  • 工作总结
  • 工作报告
  • 简历
  • 招聘范文
  • 祝福语
  • 策划书
  • 活动总结
  • 主持词
  • 文秘知识
  • 发言稿
  • 议论文
  • 作文题目
  • 应用文
  • 小学作文
  • 初中作文
  • 高中作文
  • 写作手法
  • 中考作文
  • 高考作文
  • 作文体裁
  • 周记
  • 母婴知识
  • 腾讯QQ
  • 七一讲话心得体会
  • 您当前的位置:呢子范文网 > IT认证 >

    2021年全国两会精神心得感想8篇

    2021-03-11 10:27:25  呢子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字号:T|T

    【编辑按】学习贯彻2021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 全国政协委员邢善萍:推动农产品网络直播营销健康发展 人民论坛“两会”全媒体报道组: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作为“十四五”开…小编为您整理了《2021年全国两会精神心得感想8篇》,给您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借鉴。

    学习贯彻2021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

         全国政协委员邢善萍:推动农产品网络直播营销健康发展

     

        人民论坛“两会”全媒体报道组: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之年,今年的全国两会注定意义非凡、影响深远。全国两会作为各方汇集众智、凝聚共识的契机,作为世界了解中国、观察中国的窗口,一头连着社情民意,一头连着发展大计,因而备受关注。
        人民论坛网北京讯“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期间指出,“电商作为新兴业态,既可以推销农副产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又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是大有可为的。”全国政协委员邢善萍建议加大对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脱贫地区发展网络直播营销扶持力度,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赋能增效。
        邢善萍委员指出,“十三五”以来,电子商务进农村全面推进,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由2014年的1800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79万亿元。特别是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和决战脱贫攻坚的双重背景下,电商网络直播以“线上引流+实体消费”的新模式蓬勃发展,用户规模达3.88亿,网络直播成为农产品销售重要渠道,带动了农民收入增长,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但也要看到,农产品直播营销是新生事物,相应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导致实践中一定程度上存在行业管理不健全、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售后保障不完善、直播平台抽成过高、领导干部参与代言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制约了行业健康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规范管理和服务发展并重,既要加强监督管理,严守安全底线,又要加大对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脱贫地区发展网络直播营销扶持力度,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赋能增效。
        为此,邢善萍委员提出以下建议:
        1.健全法律法规。组织相关部门深入研究农产品网络直播营销行业特点和发展趋势,深入梳理并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对直播营销平台、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商家的法律责任作出明确规定,对直播营销的准入管理、质量把关、售后服务、收益分配等作出制度安排,对涉及直播营销监管的各部门职责任务作出精准界定,适时制定出台专门法律法规,确保直播营销全流程、各环节有法可依。
        2.加强协同治理。农产品网络直播营销监管涉及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商务、网信、公安等部门,既存在职权交叉问题,也容易形成监管盲区。建议建立由市场监管部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协调联动机制,健全信息共享、会商通报和联合执法等机制,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售后保障难、平台抽成过高等问题,联合开展专项整治,提高监管效率。
        3.规范领导干部直播营销行为。建议由组织部门会同纪检监察、网信等部门,联合出台领导干部参与网络直播营销的指导意见,明确领导干部参与公益性网络直播营销的程序规范、纪律要求、产品准入条件、质量保障措施等。纪检监察部门加强对领导干部参与网络直播营销的教育提醒和监督执纪,对收取报酬、推介特定企业和品牌等违规违纪问题,以及摊派购买任务、搞虚假政绩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4.加强对农产品直播营销的政策扶持。加大对农户和乡镇企业开展农产品直播营销的扶持力度,建议由农业农村、商务等部门牵头,鼓励引导地方政府部门从标准化生产、产品质量认证、直播平台搭建、特色品牌推广、物流链配套、售后保障处置等各环节综合发力,构建“政府引导+部门监管+市场参与”的政策扶持体系,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做精做优区域品牌。
        5.培养乡村直播营销人才。直播经济的最大优势在于“流量红利”,主播的粉丝数量、专业程度至关重要。农产品直播营销聘请拥有大量粉丝基础的知名主播成本高昂,目前活跃在农村本土的主播团队又大多缺少专业化培训,制约了行业发展。建议科技部门将网络直播营销培训列入科技下乡、科技帮扶、农民职业培训项目,帮助乡村主播提升网络销售技能。建议教育、人社等部门探索制定网络直播营销从业人员培训及技能评价规范,为网络直播营销从业人员职业规划和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农业农村、宣传、人社等部门整合益农信息社、县级融媒体中心等资源,建立农产品直播基地,集中培养扎根农村、靠近农产品原产地的职业化网络主播,提升直播营销专业化水平。
        6.强化行业自律。发挥网络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全行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引导网络直播平台、网红主播积极开展直播助农、网络扶贫等公益活动,针对脱贫地区农产品网络直播营销适当降低抽成、佣金、服务费等,推动直播营销收益向一线农户倾斜。同时,鼓励制定行业规范和自律公约,完善投诉举报受理机制,完善直播行业黑名单制度和信用评价制度,纳入社会诚信考核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我们要着眼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优化政策服务,强化联动监管,完善治理模式,努力推动农产品网络直播营销健康发展,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辟数字经济快车道。

     

    学习贯彻2021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

        如何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享有人生出彩机会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努力让广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青少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主力军。要培养祖国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立德树人是根本,身心健康是保障。只有在保证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基础上,才能让青少年更好地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使之真正成为栋梁之材。
        正确看待戒尺背后蕴含着的教育惩戒精神
        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离不开修身正己立德,需要从小建立规范意识、规则意识。今年3月1日,《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正式施行,这也引发各界的热议。教育惩戒的实施,不仅能让教师开展合理的教育更有底气,也能让教师通过刚柔并济的举措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护航。
        长期以来,教育惩戒缺少可操作的规则,让教育惩戒形同虚设。由于教育惩戒的缺失,其与体罚、变相体罚的界限不明晰,导致教师不敢管、不能管、不想管,致使一些学生自由野蛮式生长成为常态。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我们要正确看待戒尺背后蕴含着的教育惩戒精神。如何惩戒学生才能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又不会伤害到学生呢?这才是重拾教育“戒尺”的目标和追求。
        当法律法规赋予了教师惩戒的权利,当老师手握戒尺,前提一定是心中有爱。当教师使用教育惩戒时,配套的一定是激励举措,即在纠正学生错误行为时,应给予其正确行为的引导,用鼓励帮助学生改正缺点。
        对于家长来说,要更多地理解和信任老师,惩戒不是目的,成长才是目标。当孩子犯了错,面对老师的教育惩戒时,家长首先要静下心来,加强与老师的沟通,共同唱好育人的戏。与此同时,家长还要在家庭里使用好教育惩戒权,在家里建立规则意识,从而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脉相承,共同营造孩子成长的良好教育生态。
        少些焦虑 多点从容
        孩子的健康还体现在心理健康上。当前,教育焦虑呈蔓延之势,别人家孩子学英语,我们家孩子也要去学;
    别人家孩子钢琴都考完十级了,我们家孩子肯定不能落下……在这样一个状态当中,家长被动去攀比、被“内卷”,最终让家长和学生身心俱疲。
        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越来越多的培训班,严重侵占了孩子的休息时间、成长空间。一名学生曾在《时间都去哪了》的作文里写道:“我每天不停地穿梭在各种班之间,没有时间看电脑,没有时间玩游戏,没有时间看漫画,甚至没有时间发呆。时间都去哪儿了?幸福的童年就悄悄地从我的身边溜走了,给我一个快乐的童年吧!”这是孩子发自肺腑的呐喊,可是父母依然难以停下匆匆的脚步,就像一列奔驰的列车,单靠车上的某个车轮,很难做到减速欣赏沿途的风景,倾听孩子成长的声音。
        对于辅导班,我持的是不赞成报班意见。如果实在要报,那可以选择体育类的培训班。让孩子动起来、去流汗,让细胞活跃起来,让孩子开心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身体健康了,才有精力去学。过早地消耗了孩子的精力,最终只能陷入没有精力、难以全力以赴去学习、学习成绩下降、精神更不振的恶性循环。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热爱学习,那么家长就不要过度关注辅导班,而要将主要精力放在孩子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上。人生的路很长,不止在学习上,自驱力是比智力更珍贵更重要的能力。家长要敢于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孩子,让他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家长要敢于面对孩子成长中的暂时落后,任何人的成长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要给予孩子纠错的机会。家长还要扮演好两种角色,一是当好孩子的成长顾问,在适当的时候给予点拨;
    二是当好孩子的成长引导员,能看到孩子的成长与进步,并激励他向下一个小目标前行。
        孩子的教育是每个家庭的头等大事,也是国计民生的重要内容。惟愿教育路上,家长能少一份焦虑,多一份从容,让孩子多些快乐,乐享健康成长。

     

    学习贯彻2021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

    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必须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着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成功驾驭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并就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涉及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了精辟论述。
      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全党全国要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开拓前进。中央层面、部门层面、省级层面和省以下各级层面,在贯彻落实中都要完整把握、准确理解、全面落实,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五大发展”,在工作中都要予以关注,使之协同发力、形成合力,不能畸轻畸重,不能以偏概全,同时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切实解决影响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各地区要找准在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深入分析自己的优势领域和短板不足,进一步明确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和主攻方向。既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又抓住短板弱项来重点推进,不能脱离实际硬干,更不要为了出政绩不顾条件什么都想干。
      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更加注重共同富裕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向着更远的目标谋划共同富裕,提出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而道远。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地、逐步地解决好这个问题。要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既要以新发展理念指导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又要通过深化改革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提供体制机制保障。要把全面深化改革的着力点放到围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系统集成、精准施策上来。要在已有改革基础上,立足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增强创新能力、推动平衡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开放水平、促进共享发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继续把改革推向深入,更加精准地出台改革方案,更加全面地完善制度体系。要深化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立足国内,放眼世界,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对我国的影响,既保持战略定力又善于积极应变,既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又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国内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要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毫不放松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输入和反弹。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善于预见和预判各种风险挑战,做好应对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的预案,不断增强发展的安全性。
      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要求,也是十分重要的政治要求。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抓实、再抓实,不抓实,再好的蓝图只能是一纸空文,再近的目标只能是镜花水月。”必须深刻认识到,贯彻新发展理念,决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关键在于见行动。要站在政治的高度,把新发展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出实招、使实劲、求实效,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贯彻新发展理念取得扎扎实实成效。
      百年征途谋新篇,雄心壮志启新程。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我们党成立100周年。全党必须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书写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学习贯彻2021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牢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中华民族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中华民族由多元到一体、由松散到紧密,最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大格局。千百年来,维护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始终是中华民族高于一切的政治理想、精神寄托和道德情感,始终是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主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深刻认识国家统一是各民族最高利益,铸牢共同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根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无论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线,还是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最前沿,各族人民始终休戚与共、众志成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回望过去,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展望未来,依然需要各族人民手挽着手、肩并着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奋斗。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精神力量之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深化文化认同、汇聚民族力量,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中实现各民族文化交融共生、和谐发展,形成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强大精神纽带。要搞好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认真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别是要从青少年教育抓起,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全面理解党的民族政策,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旗帜鲜明反对各种错误思想观点。要广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同时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提高在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维护各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问题上的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我们要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五十六个民族始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凝聚“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学习贯彻2021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

         “6%以上”蕴含“人民至上”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设定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这个弹性化数据赢得了网民一片点赞。
        以往,中国设立年度GDP增长目标时一般附上“左右”两字,如今则用了“以上”,同样是两个字,意义大不同。“6%以上”可以拆开来看。“6%”是保底。一方面印证我国经受考验稳住了经济基本盘这个“时”,另一方面也昭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这个“势”;
    而“以上”,则是说明我们潜力足、韧性强、经济发展回旋空间大,让我们走上坡路、开顶风船的自信和底气更足。
        实现GDP的增长当然可以靠财政货币政策刺激“大水漫灌”,可以靠走粗放型发展老路,以牺牲明天为代价换来一时增长;
    然而随着“6%以上”底线目标的确立,说明经济发展将更加以人民的幸福感为指向,更加强调GDP的“含金量”。比如,阻止开发冲动已成为长江经济带健康发展的一大关键。今年《长江保护法》实施,为长江流域立下绿色发展规矩。码头、企业为民生发展让步,给长江留白、为生态让路,进一步提升长江经济带的“含绿量”“含新量”“含金量”。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外滩,足足有3000平方米的公园建成,也足以说明,经济指标在为百姓的幸福指数让路;
    同时还有以美丽宜居城市建设为主抓手,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新时代的“人间天堂”更美的苏州探索……在发展的天平上,更多倾向民生,这样的发展才更有质感。
        事实上,对于经济增长目标的设立,并不是孤立的想当然,而是处理全局的发展考虑。翻开今天的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到“考虑了经济运行恢复情况”“与今后目标平稳衔接”“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这些因素。脱贫攻坚取得胜利,乡村振兴播开新篇,缩小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步一步夯实基础,让发展的大厦稳稳站立。“6%以上”既有经济结构更优化,发展方式更高效,让增长更有质量;
    也把改善人民生活生活,让增长更有温度融入其中,蕴含的正是“人民至上”。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经济发展能否开好局、起好步,对“十四五”规划的实施至关重要。既求发展,也不盲目求发展速度,尽可能避免预期目标在年度之间忽高忽低,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运行,背后体现的是对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
        用更加可持续发展的思维划定全年发展总目标,是真正把“人民至上”融入其中的具体体现。如此,才能引导全国民众沉下心来、埋头苦干,取得全年佳绩,以高质量的发展、用实实在在的劳动成果,开好“十四五”新局,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发展添砖加瓦,造更好的生活场景,过更加美好的生活。

     

    学习贯彻2021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

    “6%以上”彰显底气和自信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在这个庄严的时刻,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宣告这一增长目标,彰显了大国底气、大国自信。
        刚刚过去的五年,我们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胜利完成。刚刚过去的一年,我们克难奋进、砥砺前行,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17项量化指标任务全部完成,多项惠企利民指标实现超额完成,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面对肆虐的新冠疫情,中国政府以实际行动履行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承诺,已向69个国家和2个国际组织提供疫苗援助,体现了大国担当。回眸走过的路,每一步都铿锵有力;
    聆听说过的话,每一句都掷地有声。站在沉甸甸的成绩单前,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是合格的答卷人,圆满地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十四五”的征程已在脚下铺开,我们站在一个更加稳固、踏实的新起点,成功的经验让我们胸有成竹,厚实的基础让我们阔步向前。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力量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坚定不移纠“四风”,大刀阔斧深化改革,强力正风肃纪,无死角地开展扫黑除恶,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经受了各项严峻考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尽最大可能地将人、财、物迅速向武汉聚集、向湖北聚集,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人民是历史的主人,也必将创造新的历史。“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
    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14亿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何愁不能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所定目标焉能不会实现?
        当然,中国梦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6%以上”的增长目标,看似比较容易,但是我们仍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到国际形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充分认识到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必须始终坚持底线思维,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工作的连续性,狠抓各项指标落实落地。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要按照党中央既定方针,以“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恒心和毅力,披荆斩棘、奋勇向前、乘势而上,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在推进全面乡村振兴、建设科技强国、保护生态环境、增进人民福祉上取得更大实效,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学习贯彻2021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

    “民生红包”最暖人心

     

        “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中小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再降10%”“ 企业和群众常办事项基本实现‘跨省通办’”“ 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一系列可感知、可量化,实实在在、人民关注的惠民举措,一个个沉甸甸的“民生红包”,暖人心窝、振奋人心。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政府工作报告涉及就业、住房、医保、交通等方方面面,既有制度保障、又有工作抓手。将人民群众的难事、操心事、烦心事作为提质工作的重点,正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有力彰显,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是人民群众呼声、心声在庄重的两会会场得到有力表达的实践,如沐春风、温暖人心。
        阔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要使“规划图”如期进入“施工图”,变为“全景图”,将人民群众所期所待如期变为现实的红利,如何解决好涉及每个人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这对各级党委、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严的标准。领导党员干部要以钉钉子精神久久为功、持续发力,以舍我其谁的担当、敢为人先的创新、日夜兼程的实干,在关乎民生问题的“断头路”“中阻梗”等方面多想办法,拿出具体举措治标治本,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政府工作报告为今年工作制定出一幅清晰的“任务书”,要不断向社会释放政策红利,坚持兜底保障改善民生,补齐发展中各领域的短板,让“民生红包”切实转化为民生红利,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为建党100周年献出最好礼物。

     

    学习贯彻2021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

         从两会“小细节”中汲取中国发展的“信心之力”

     

        时间的刻度,标注历史坐标,昭示前进方向。在建党百年的历史节点,在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的开局阶段,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重要时刻,万众瞩目的2021年全国两会在融融春日里如约而至。贯穿于今年两会的每一项部署、每一处细节,都事关中国改革、发展、稳定、民生等各项事业,让人备受鼓舞、倍感振奋,犹如一支“强心剂”直击14亿中华儿女内心最深处,为中国未来发展注入更多的“信心之力”。
        从“延期”到“如期”,折射出对于中国社会长期稳定的坚定信心。今年两会如期开幕,从去年“延期”到今年“如期”,一字之差,却释放出三个鲜明信号:中国抗疫取得重大胜利、中国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中国发展势在必行。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方面取得的重大战略成果,是此次两会得以顺利召开的基本前提。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通过正风反腐、脱贫攻坚、法治建设、安全维稳等一套“组合拳”,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发生,构建了国家安全稳定和社会有效治理新格局,这是两会顺利召开的重要保证。全国两会的如期召开,充分彰显党中央站在新的起点、聚焦新的征程、锚定历史宏愿,势必要开好局、起好步的信心和决心。
        从“不提GDP指标”到“再提GDP指标”,体现了对于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坚定信心。纵观近三年的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GDP增速预期目标为6%-6.5%,年底实际增长6.1%;
    2020年由于全球疫情影响,首次未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年底实际增长2.3%,成为全球唯一正增长主要经济体;
    2021年又再次提出GDP增速预期目标为6%以上。从“提出”到“不提”,这是党中央审时度势、实事求是,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严峻形势把重心放在抓好“六稳”“六保”工作上的战略考量;
    从“不提”再到“提出”,这又是党中央研判经济形势、把握经济规律,在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的基础上,把重心转移到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来的战略安排。“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不是一个小池塘。”这既是对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拥有无穷潜力的无比信心,也蕴涵着对中国经济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坚定信念。
        从“数字”到“数字+”,映衬着对于改革创新加快推进的坚定信心。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建设数字中国”。7个“数字”,勾勒出了建设数字中国的丰富内涵。大数据、5G、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化应用覆盖各行各业;
    淘宝、微信、美团、抖音,数字化产品联系千家万户;
    健康码、电子证照、“线上一网通”、“12123平台”,数字化政务服务人民群众。从“数字”到“数字+”,“加”出了时代发展的新浪潮,“加”出了改革创新的新动能,“加”出了社会治理的新手段,“加”出了民生保障的新业态,数字红利必将转化为发展红利,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向高质量发展跃升。
        从“77.3岁”到“78.3岁”,饱含了对于改善民生增进福祉的坚定信心。“十三五”期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76.3岁提高到77.3岁,提高了1岁。政府工作报告在“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概述中提出,人均预期寿命再提高1岁。14亿中国人,平均提高1岁,体现着人民的健康福祉,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最好诠释。实现这1岁的目标,不仅是对卫生健康领域的投入和提升,还包括就业、教育、住房、养老、文化、体育等各个民生领域的全部覆盖、全面提升、全线发力。只要个人和国家一道努力、一起使劲,我们就一定能实现这些目标,国家的未来和个人的未来就一定可期。
        全国两会,一头牵着国运,一头系着民生;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从两会“小细节”中汲取中国发展的“信心之力”,我们坚信,“中国号”巨轮必将乘风破浪,向着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稳健前行。



    相关热词搜索:

      图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