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励志名言
  • 生活技巧
  • 腾讯技巧
  • 手游攻略
  • 医药培训
  • 软件教程
  • 文艺体育
  • 幼儿培训
  • 专业舞蹈
  • IT认证
  • 企业管理
  • 教育培训
  • 工作计划
  • 合同
  • 实习报告
  • 评语
  • 自我鉴定
  • 演讲稿
  • 请假条
  • 收据
  • 辞职信
  • 介绍信
  • 检讨书
  • 借条
  • 写作模板
  • 心得体会
  • 入党申请书
  • 工作总结
  • 工作报告
  • 简历
  • 招聘范文
  • 祝福语
  • 策划书
  • 活动总结
  • 主持词
  • 文秘知识
  • 发言稿
  • 议论文
  • 作文题目
  • 应用文
  • 小学作文
  • 初中作文
  • 高中作文
  • 写作手法
  • 中考作文
  • 高考作文
  • 作文体裁
  • 周记
  • 母婴知识
  • 腾讯QQ
  • 七一讲话心得体会
  • 您当前的位置:呢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小学语文预习的方法大全】

    2019-03-03 00:37:28  呢子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字号:T|T
    学生将来要走出学校走向社会,需要接受大量新的知识,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在语文教学中,通过“预习”这一环节对小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重视预习中的个体差异,强化训练,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

      一、预习是学习成功的第一步
      预习就是预先学习,具体而言,是指学生在上课前自学有关新知识的学习过程。
      它是学习成功的关键一步。
      预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对学习效果影响很大。
      一位优秀的高中生说:“预习是合理的‘抢跑’。
      一开始就‘抢跑’领先,争取了主动,当然容易取胜。”
      对北京市1000名初一至高三学生胡调查结果显示:重点学校有25%的学生、普通学校只有17%的学生能够达到预习要求。
      也就是说,至少有75%的学生没有预习的习惯。
      究其原因,在于他们没有真正认识到预习的好处。
      预习能给接着要上的新课打好基础,有助于提高听课效率。
      一项调查显示:在初中学生中,经常预习的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要高于不做预习的学生的平均成绩,而且差异显著。
      同样的年龄,坐在同一间教室里,听同一位老师讲同样的内容,但同学们对新课的理解和吸收程度却有很大的差别。
      其原因就是不同的同学听课的起点和接受能力不同。
      有的同学课前不预习,上课时才匆匆打开课本,对新课内容一无所知,听课完全处于一种盲目被动的状态,听天由命,一节课下来有的听懂了,有的似懂非懂,有的甚至就是听天书。
      而有的同学听课是有备而来的,课前做了充分的预习,对所学新课有了整体的了解,对新课要讲什么,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做到了心中有数,听起课来如鱼得水。
      (1)预习能开拓听课思路
      经过预习,心中已经有数,容易跟上老师上课的思路,甚至跑到老师思路的前面。
      当老师讲到一个陌生的概念时,就会想一想它时怎样建立起来的,与它相关的概念有哪些。
      例如,老师讲到化学中的盐时,就能马上想到酸和碱,想到酸、碱、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预习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预习,可以解决一些自己能弄明白的问题;而对不懂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上课时就能集中注意力去听老师讲解;而且疑难处由于自己预习时思考过,再听老师讲解就容易明白。
      这样,学习内容更集中,目的性更强。
      同时由于一部分知识自己已经搞懂,这样就能节省一些时间来更深入地思考疑难问题,归纳并学习老师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此外,对于自己预习时已经搞懂的内容,也可以将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老师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相对照, 从中得到较大的启发,进一步打开思路,从而加深对已知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相反,由于未知的东西太多,什么东西都要去记,结果跟不上老师上课的节拍,手忙脚乱,其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3)预习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中学阶段不但要学习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预习便是良好的习惯之一。
      (4)预习可以发展自学能力
      学生将来要走出学校走向社会,需要接受大量新的知识,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在中学阶段独立地做好预习就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最好方法之一。
      自学能力只有在自学活动中才能发展起来。
      预习是学生首次独立地接触新课,在预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经过自己阅读、自己思考、自己联系、自己检验等阶段。
      久而久之,自学的能力就形成和提高了。
      二、小学语文预习方法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一条鲜明的教学理论:以学定教。
      这一基本理念将教学活动牢牢定位于学,学生学先于教,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
      每一教学过程是从学生的自学开始的,教师则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施教,有学有教,不学则不教。
      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教师“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
      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在精读指导前,得先令学生预习。
      著名专家杨再隋教授也曾说过:在学习新知识前,让学生利用一些学习资源进行适当的预习以建立旧知与新知之间的联系是必要的。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布置预习后,学生往往无所适从,充其量只是读一课文,读第二遍课文就没有兴趣;或者教师提出一个要求,学生就读一遍课文。
      不提要求就不知道读的目标,更没有读的方法。
      学得被动,读得无力、无味。
      文章上没有留下任何预习的痕迹,说形象一点:人走过去了,没有留下足迹,这样不仅达不到预习的目的,甚至会养成做事草率的坏习惯。
      基于上述情况,我摸索出一种简易有效的预习方法。
      这种预习方法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本方式,在自主活动中完成预习要求,在自主活动中使良好的预习习惯得以养成。
      十九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论及人的发展时指出:发展与培养不能给予人和传播给人,谁要享有发展和培养,必须用自己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
      那么,怎样教给学生自主预习的方法,培养自主预习的习惯呢?《语文课程标准》没有具体明确的阐述。
      给我们教师施教增加了难度。
      这更有利于教师放开手脚设计适合学生的预习方法。
      如何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呢?
      首先,教师从一年级起就应注意教给小学生自主预习的方法。
      培养其自主预习的习惯,这个习惯应在课内培养,到中年级再逐步放到课前。
      那么,应教给学生怎样的预习方法呢?
      叶圣陶先生说:预习原很通行,但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考查必须认真。
      这个“必须切实”的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应该是简易、实用、有趣、有效的方法。
      在教学中,我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精神和小学语文教科书课文前对小学生提出的预习要求,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一种简易、实用的预习方法。
      我把这种方法用口诀的形式概括出来。
      口诀如下:
      一画段儿,二画圈儿,
      三画需认字儿,四画翘舌音儿,
      五画疑难处,六画好词句儿。
      “一画段儿”即让学生预习一篇课文前,先让学生用笔在课文每个自然段前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序号。
      这个小序号的标画看似简单,其实在小学生标画的过程中,对文章就有了一种感性认识。
      知道一篇文章是由许多个自然段构成,有的自然段是由一句话构成,有的自然段是由几句话构成。
      这种认识对于今后的读写会有较好的影响,使学生知道自己今后作文也可以这样安排段落。
      另一个作用是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便于操作,如学生可直接向老师点明第几自然段的哪个地方有疑问,教师也能方便的向学生点明第几自然段需要注意什么等。
      实践证明,“一画段儿”的方法,学生方便实用。
      “二画圈儿”即学生在完成“一画段儿”后,对照课后生字表中需要“学会”的生字,在课文中用“o”画出,由于在课文中需“学会”的生字和需“会认”的生字无明显标志,这样用“o”一画就使学生明确了哪是要求“学会”的,哪是要求“会认”的。
      在读课文时会对自己画出的需“学会”的字有所重视,印象也比较深刻。
      实践证明:通过“二画圈儿”的方法,学生一看一画就认了两遍,方法简易实用,识记生字效果较好。
      “三画需认字儿”就是画完要求“学会”的生字后,再对照可后要求“会认”的生字,用“v”在课文中画出,以区别要求“学会”的字。
      这样更明确了“会认”的要求,以便按要求去做。
      “四画翘舌音儿”,是针对我们口语中平翘舌音不分的实际情况所采取的一种读书方法。
      就是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把含翘舌音的音节用“-”在其下面画出来,以利于正确的读书。
      这种画法一般坚持两年就可以使学生基本区分平翘舌音。
      调查证明,采用这种方法的班级的学生,其读书的正确率大大高于不采用此法的班级。
      “五画疑难处”就是指学生在完成上面画法之后,再读课文的过程中,对不明白的地方用“?”再其右边画出。
      读完课文后对疑难问题或查字典,或问同学、老师,或交流讨论解决。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方有所得。
      长此以往,真正养成了“一边读一边想”的好习惯。
      “六画好词句儿”就是指学生再读课文的过程中,有些妙词佳句往往会使学生“一见钟情”,这种词句作用不可低估,有些词句可能对学生的思想有触动,能给以启迪;有的使遣词造句恰到好处给人美感;有的是可以帮助自己正确、快速的理解课文等。
      老师就要求教给学生用波浪线“~~”画出。
      这样要求会集中学生读书的注意力,学生在读书时也会格外注意妙词佳句,随时标画出。
      在今后学习中他会对自己画出的“宝贝”不由自主地玩味揣摩,自然训练了其创造性地思维。
      “学文如积沙,学理如筑塔”。
      长此以往,提高了学生读书注意力,加强了其对语言文字的内化吸收,训练了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力。
      这对学生的读写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最多一个月学生就基本养成按“六画预习法”预习课文的习惯。
      第五, 建议学生在课外的读书中试用。
      要注意的是“六画读书预习法”中前“四画”在一年级中使用,后“两画”可在二年级开始使用。
      到中年级就会逐步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课堂上那边读书边动笔画的情景让人感动。
      有的学生把课文读了又读,画了又画。
      更令人欣喜的时学生在今后预习课文时会用、乐用。
      只要教师在课堂上说:用“六画读书预习法”预习课文,学生就拿起笔来,嘴里先背一遍口诀,而后伏下身来一边读一边画。
      实践一长,有的还创出了自己独特的画法。
      真正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学生的语文课本上到处留下预习的“足迹”。
      教师还要把这种方法向课外阅读渗透,让学生边读边画边想,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为培养学生“自能读书”奠定了坚实的一步!
      这“六画预习法”还可有“七画、八画”等许多“变式”。
      然而,不管是用什么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应当是简易实用的、爱用的;还应当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创新思维,提高学习的效率,减轻学习负担;更应当顺应小学生爱动的天性,让小学生的眼动起来,嘴动起来,手动起来……在“动”中求知,在 “动”中求新……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其创新意识,收到预习实效。
      真正达到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之目的。

      图说天下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