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励志名言
  • 生活技巧
  • 腾讯技巧
  • 手游攻略
  • 医药培训
  • 软件教程
  • 文艺体育
  • 幼儿培训
  • 专业舞蹈
  • IT认证
  • 企业管理
  • 教育培训
  • 工作计划
  • 合同
  • 实习报告
  • 评语
  • 自我鉴定
  • 演讲稿
  • 请假条
  • 收据
  • 辞职信
  • 介绍信
  • 检讨书
  • 借条
  • 写作模板
  • 心得体会
  • 入党申请书
  • 工作总结
  • 工作报告
  • 简历
  • 招聘范文
  • 祝福语
  • 策划书
  • 活动总结
  • 主持词
  • 文秘知识
  • 发言稿
  • 议论文
  • 作文题目
  • 应用文
  • 小学作文
  • 初中作文
  • 高中作文
  • 写作手法
  • 中考作文
  • 高考作文
  • 作文体裁
  • 周记
  • 母婴知识
  • 腾讯QQ
  • 七一讲话心得体会
  • 您当前的位置:呢子范文网 > 议论文 >

    建设有景区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

    2020-02-10 16:28:03  呢子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字号:T|T

        十六届 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和目标,这为四面山建设有景区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描绘出了美丽的蓝图;
    江津市委十一届六次全委会提出了“把四面山打造成为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的战略内容,这为四面山旅游发展勾勒出了清晰的框架。现笔者就四面山如何通过发展来打造“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建设“有景区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通过发展旅游来建设有景区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四面山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
    党的十六大在肯定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同时,进一步指出当时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平衡的、不全面的。所谓不平衡、不全面,主要是科教文卫发展和环境建设等没有达到小康社会的要求,多数农村地区没有达到小康水平。因此,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关键,加快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目标要求。这是党中央解决新阶段“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农村找到的新支点,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创举,必将成为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期内我国“三农”工作的总目标、总要求和总抓手;
    如果说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最终目标,那么小康社会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必经阶段,实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是小康社会在广大农村的具体化。
         四面山既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又是江津南部山区,要实现小康景区的目标,就必须先实现有景区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目标。笔者认为,四面山真正成为“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之际,也就是四面山“有景区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成型之时,它们都是四面山景区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从这个角度而言,“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与“有景区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内在的统一性:前者是后者结合四面山实际的特色化,后者是前者在理论上的指引。前者着眼于旅游,后者新产立足于“三农”。在四面山这个具体地方,两者是同一目标的两种版本,可谓殊途同归。
    建设有景区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政治口号,更不是一个政绩工程,是全面建设四面山景区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是一项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促动的系统工程,前途广阔,任重道远。贯彻落实这一重大决策,促进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落实,为景区农业健康发展插上了振兴的翅膀,为景区农民生产生活带来了久盼的福音,为景区农村繁荣富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要引领景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境界,逐步实现景区农村的大变革,促进景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和景区社会的大和谐。
    二、通过发展旅游来建设有景区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四面山必须进行科学定位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社会主义条件或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主要任务,
        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先结合实际进行科学准确的定位。对以旅游作为支柱的四面山,科学定位应该是“有景区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景区特色”五个字突出了四面山的特点,同时也说明四面山要实现新农村的目标,必须围绕“农业围绕旅游调整、交通围绕旅游先行、商业围绕旅游搞活、城镇围绕旅游建设、管理围绕旅游服务、文化围绕旅游挖掘”的发展思路,通过发展旅游来解决一切问题。
        四面山有景区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景区小康社会的重点,笔者认为要实现这个目标,要按照“三步”走。一是实现“川有九塞天堂,渝有四面风光”的目标,景区以旅游为主的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初见成效,景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景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20%;
    二是实现“把四面山打造成为中国一流的山区度假地”的目标,四面山成为江津市南部生态经济区龙头,景区以旅游为主的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景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景区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40%,初步建成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
    三是实现“把四面山建设有景区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也就是实现“把四面山打造成为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的目标,以旅游为主的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景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跟上全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景区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大幅度提高。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通过长远的努力,实现景区小康社会。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具体到有景区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坚持以景区农民为本,从景区四个村的实际出发,选择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模式,体现农村的特色,保留农村的历史文脉,保持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坚持不推山、不砍树、不填塘,做到人与自然和谐。既展现景区农村的山水田园风光,又彰显景区农村的历史文化底蕴,又适应景区农民生活要求。这和四面山过去提的“生命山、生态山、文明山、文化山”是一脉相承的。从四个村的实际来看,林海村要率先行动,燕子村可以稍稍滞后一点。通过努力,林海村要建成四面山东部景区内的新农村,洪洞村要建设成西部极品景区内的新农村,头道村要建成四面山景区的中心服务区,燕子村要建成四面山景区的后勤基地。
    三、通过发展旅游来建设有景区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四面山有坚实的基础
    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的提出,为从根本上解决让党中央国务院深感“头痛”的“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对以旅游作为支柱产业的四面山而言,发展旅游是破除“三农”“瓶颈”的抓手和切入点,换言之,四面山只有通过发展旅游,才能实现建设有景区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远大目标。
    探索中创新,创新中发展。四面山的旅游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低级到高级、从江津走向重庆、从中国走向世界的过程。旅游业速猛壮大,“三个”效益同步发展。特别是2005年江津市委十一届六次全委会提出建设“两地一中心”的宏伟目标,把建设“以四面山为龙头的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作为建设“两地一中心”战略的重要内容,把“旅游兴市”作为与“工业强市、农业稳市、商贸活市、和谐江津”共同作为促进江津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五项重点工作之一,把加大以四面山、中山古镇为主的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作为近期旅游开发的重点以来,四面山旅游业更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高速发展时期。面对新时期、新目标、新任务,四面山旅游不负众望,取得了新成绩:景区被纳入重庆十大旅游精品线近期开发的五条线之一,被科学定位为“千瀑千姿、赤壁丹峡、先巴文化、原始森林”,全市形成“人人都是四面山旅游形象,处处都是四面山旅游环境”的氛围,重庆新华书店集团公司加盟四面山旅游业并投资近7000万元改善景区基础实施,全年共接待游客21.56万人次,同比增长13.9%,旅游综合收入9269万元,同比增长12.3%。旅游业完全成为四面山的支柱产业。
    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对于四面山发展旅游、解决景区“三农问题”,加快实现“把四面山打造成为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的目标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而四面山过去通过旅游发展取得的“三个文明”,为建设有景区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判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通过发展旅游来建设有景区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四面山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既注重发展农村生产力,又注重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既注重农村经济发展,又注重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构成了一个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统一、外在形象与内在素质相融合的科学完整的目标体系,包含了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近年来,由于自然历史原因带来的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四面山景区的某些不和谐问题。景区的6000人口中有5000多当地农民。时下,许多景区为发展都实施了移民工程,从四面山的实际情况来看,短期内不可能实施移民。这对建设景区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来说,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四面山还很穷。四面山自开发以来,旅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毛头小弟到“支柱产业”,景区内的经济社会有了巨大的发展,贫困人口和贫困现象大为减少,这为远大目标的实现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这个基础还远远不能满足景区6000名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景区人民的年均收入仅仅只有2694元,离全市年人均收入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四面山的贫富悬殊大。近年来,随着四面山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旅游利益主体多样化的趋势。一是产生了景区最大的旅游业主——新华集团。二是产生了部分旅游大户(如山林山庄等)。三是产生了人数最多的一般旅游从业者。四是产生了为数不少的非旅游从业者(如林海村原七八队的村民,他们几乎没有在旅游发展中分得一杯“粥”,有的至今还生活在贫困线下)。富的年收入达十万元、甚至是百万元,穷的年收入不足千元,他们之间的收入出现了较大的差距,带来了种种冲突和不和谐。
    四面山由于长期以来地处江津市南部山区,科技、教育、文化、计生等社会事业落后,景区农民文化素质低下。所有这些,都让四面山建设有景区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五、通过发展旅游来建设有景区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四面山进行了“原始”的探索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很广,培育新农民、发展新产业、组建新经济组织、发展特色村镇、减少贫困及自然村等。最根本的一条是真正使农民的收入增加、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根本改善和提高。
    近年来,随着旅游的不断发展,四面山在建设有景区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无意识的”、“原始的”探索,这为目标的实现奠定了一定的实践基础。四面山的林海村在这方面可以说是“身先士卒”。一是通过发展旅游来致富。该村共198户623人,80%的村民开办农家乐从事旅游业,人均收入5200元。其中有13户是旅游大户,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有2户,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的有3户,年收入在30万元以上的有3户,收入在50万元以上的有4户, 年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有1户。二是通过发展旅游来带动当地种养殖业(猕猴桃、岩蛙、鸡、牛等),就近转移富余劳动力。三是通过发展旅游来扶贫,旅游大户与贫困户通过“结对子”来进行旅游扶贫;
    四是通过发展旅游来美化村容村貌。该村近年来加大了对洪海湖畔植被的保护,对农家乐进行了污水控制。
    自去年以来,四面山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围绕建设有景区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组织各村开展了“展示先进性、建设新农村”的大讨论,从认识上对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有意识的“探索”。通过讨论,广大干部群众在思想上对新农村这个理念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入,这为目标的实现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林海村提炼出“旅游不发展,是党员的无能。村民不致富,是党员的可耻。环境不改善,是党员的懦弱。管理不民主,是党员的失职”的标准;
    洪洞村提炼出“思发展之道、做引路之人、解群众之忧、创洪洞新精神”的标准;
    头道村提炼出“记宗旨,为党旗增辉。展亮点,拓旅游商机。调结构,领群众致富。谋发展,建和谐新村”的标准;
    燕子村提炼出“群众富不富,关键在干部。后勤基地不建设,党员干部未尽责”的标准。最后形成了景区的先进性标准和要求:“不能带头富,不能当干部。不能带民富,不是好干部。带领大家富,才是好支部”。同时还开展了“亮丽在窗口、满意在农家、文明在景区”的主题实践活动,着力在“村容整洁”方面进行了“摸石头过河”。
    六、通过发展旅游来建设有景区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四面山必须找准切入点
    我国目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公共财力仍很有限。因此,新农村建设必须科学规划,确立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分步骤、分阶段地推进。要结合景区正在开展的先进性教育活动,要积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用建设有景区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成效检验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效果。要选准切入点,注重从群众迫切希望解决而目前又能够解决的问题入手,切实解决群众行路难、就医难、供养难、增收难、阵地难、照明难、生活难、上学难等难题。让农民从看得见的实惠中受到触动,自觉投身于新农村建设。
        一是要进一步突破思想观念,在学习理论上下功夫。明确党的先进性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用党的先进性建设保证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树立系统发展理念、着力树立协同发展理念、着力树立效益为先理念、着力树立持续发展理念,把先进性教育活动办成“群众满意工程”,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办成惠及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
    二是要进一步以发展为重,在理清思路上下功夫。要眼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上有新举措;
    要着眼于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在建设和谐农村上有新气象;
    要着眼于管理民主、激发活力,在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上有新进展;
    要着眼于服务群众、发挥作用,在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上有新提高。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明确工作思路,谋划工作目标,确定主要任务,突出工作重点,努力形成涉农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农民生活新提高、乡风民俗新风尚、乡村面貌新变化、乡村治理新机制。


        三是要进一步创新载体,在找准突破口上下功夫。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要把加快旅游经济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继续深入开展“擦亮窗口对形象,搭建平台促发展”系列主题实践活动。林海村要继续深入开展“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主题实践活动,在打造四面山核心景区上有所建树;
    洪洞村要继续深入开展“带头富,带领富,带动富”主题实践活动,要在打造西部极品景区上有所作为;
    头道村要继续深入开展“四看四比”主题实践活动,在招商引资上有所突破;
    燕子村要继续深入开展“围绕旅游调结构,争做科技带头人”主题实践活动,在发展景区涉农旅游上有所开拓。活动中要以人为本,以发展为重,以和谐为基,发展新旅游、培育新农民、建设新村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争取新成绩,增强建设有景区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推动力。
    四是要进一步加大“双培双促”,在固本强基上下功夫。推进农村党的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不怕有一个穷摊子,就怕没有一个好班子”,要进一步加大实施“双培双促”工程力度,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把一大批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双强”型党员选拔到村支部领导成员岗位上。加紧建设一支扎根农村、贴近农民、服务农业,能够带领景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新农村建设领头人队伍。进一步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增强农村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村党组织真正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七、通过发展旅游来建设有景区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四面山必须从当前的工作做起
    建设有景区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毫无经验可言,必须从基础工作做起,从当前的工作做起。
    一是发挥比较优势,服务“三农”,在建设有景区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有所建树,努力向“生产发展”的方向靠拢。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致富,产业发展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基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经济发展内在规律的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富裕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有基础。因此,要把推进景区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基本目标,加快景区农业科技进步,加强景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景区农业产业结构,提高景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把景区农民的持续稳定增收建立在景区产业发展的基础上。
        四面山要紧紧围绕服务“三农”这一主题,对景区农民实行“亲民、为民、富民”政策,在景区形成“农业围绕旅游调、争做旅游致富人”的氛围,调动村民致富的积极性,形成共念旅游经,共找旅游钱、共发旅游财的局面;
    大胆创新,以旅助农,以旅富农,大力发展涉农旅游,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来提高附加值,深入推进景区农业旅游示范点建设;
    支持各村开发农庄式酒店,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农家体验游、农业观光游等项目;
    引导“农家乐”和不同类型的农业旅游和乡村旅游向特色化发展,推动农村旅游不断提;
    在燕子村发展猕猴桃3000亩,引进业主种植红豆杉300亩,建立1000亩反季节蔬菜基地。在洪洞村建立100亩“中药材基地”,100亩兰草基地。在林海村和头道村建立“养殖业基地”。在林海村建立200亩猕猴桃基地;
    高度重视扶贫救灾救济工作,狠抓弱势群体的清理、建卡工作,并逐一实行低保、救济补助。打生态移民牌,逐步进行生态移民,建设景区新农村。
    二是抓住机遇,加大投入,在做大景区旅游市场上有所作为,努力向“生活宽裕”的方向靠拢。积极探索招商引资的工作新思路和新措施。以资源招商、政策引商、服务亲商、环境安商,感情留商,营造全社会招商引资的良好氛围。为旅游业主提供优质服务,帮助和引导旅游企业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开发休闲市场,促进旅游消费。稳近求远,固老培新,不断开拓旅游市场,扩大游客半径。景区农村通过旅游来致富,过幸福生活。
    三是加强精神文明和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全面推进诚信旅游建设,在营造景区旅游人文环境上有所创新,努力向“乡风文明”的方向靠拢。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统一。要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整治陈规陋习,移风易俗,逐步在景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思想道德体系。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提升广大农民的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做到“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
    在景区开展“文明酒家”、“文明导游”、“文明农家乐”的评选活动,推动景区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
    在景区认真落实中纪委第六次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按照“五个不许 ”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
    以游客需要为导向,以游客满意为中心,以游客的视角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资源,使各种旅游产品和服务更加符合游客的心理需求和审美情趣,最大可能地满足他们对旅游经历和生活体验的需求,努力创造充满人文关怀的旅游环境。
    四是积极推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工作方式,在促进绿色产业体系建设上有所跨越,努力向“村容整洁”的方向靠拢。小康不小康,首先看住房。村镇面貌是农村综合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但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农村住房建设乃至整个村镇建设。对此,四面山要树立绿色观念,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倡导环境友好型的旅游消费模式,促进实现旅游增长方式的转变。鼓励和推进绿色经营和创建绿色旅游企业,鼓励绿色生态游、绿色旅游消费;
    按照“千瀑千姿、赤壁丹峡、先巴文化、原始森林”的新四面山定位,实施可持续性绿色开发。科学规划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对景区进行保护、管理、开发。在景区开发建设时要处理好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关系,以风景的自然美为主,人工美可以充实、丰富和强化自然美,力求做到两者的和谐结合,从而把四面山打造成为“生命山”、“生态山”;
    规划应该具有前瞻性,坚持规划先行、抓好示范,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严格控制农房、农家乐建设,启动景区农家乐污水达标排放工程,改变人居环境。
    五是提高服务意识,优化发展环境,在招商引资上有所开拓,努力向“和谐景区”的方向靠拢。新农村的内容是一个有机整体,包括发展农村生产力,也包括调整和完善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三农”工作中的具体体现。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切实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既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又要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既要加强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又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既要关爱穷者,又要善待富者,嫌贫爱富与杀富济贫皆不可取;
    既要扶助弱者,又要支持强者,既要访贫问苦,又要访贤问能;
    既要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又要改造他们某些落后的观念,既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要把共同富裕的理念融于旅游发展过程当中,最终实现景区内的共同富裕。既要为新华集团服好务,对新华集团拟于今年启动的15个项目提供优质服务,全程办理开发建设过程中的相关手续,做到特事特办,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又要加强对业主的监管,避免业主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有“出轨”行为。四面山的旅游开发必须要尊重当地群众的利益,对景区的农民实行“亲民、为民、富民”政策,维护景区群众的利益。
    六是加大村民自治,提高民主法制意识,在加强基层建设上有所突破,努力向“管理民主”的方向靠拢。什么叫村民自治?通俗地说,就是让村委会在行政隶属上相对独立于政府系统,在国家法律的框架内,村民们用民主的方式自主管理自己的事务,繁荣自己的家园,用对等的政治权力争取和保护自己的利益。一个好班子,带富一方人。新农村建设能否顺利推进,与农村基层班子的素质和能力密切相关。要把以“亲民、为民、富民”为主要内容的景区村委班子创建活动纳入新农村建设,使之与推进村民自治有机结合起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需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要强化景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促进新农村建设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要从根本上转变景区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价值观念,引导景区农民通过投身新农村建设,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转变观念、走向富裕、迈向文明,在建设自己的家园中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优秀的价值主体和创造主体,共享现代文明的成果。(全文共8852字)

    相关热词搜索:

      图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