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励志名言
  • 生活技巧
  • 腾讯技巧
  • 手游攻略
  • 医药培训
  • 软件教程
  • 文艺体育
  • 幼儿培训
  • 专业舞蹈
  • IT认证
  • 企业管理
  • 教育培训
  • 工作计划
  • 合同
  • 实习报告
  • 评语
  • 自我鉴定
  • 演讲稿
  • 请假条
  • 收据
  • 辞职信
  • 介绍信
  • 检讨书
  • 借条
  • 写作模板
  • 心得体会
  • 入党申请书
  • 工作总结
  • 工作报告
  • 简历
  • 招聘范文
  • 祝福语
  • 策划书
  • 活动总结
  • 主持词
  • 文秘知识
  • 发言稿
  • 议论文
  • 作文题目
  • 应用文
  • 小学作文
  • 初中作文
  • 高中作文
  • 写作手法
  • 中考作文
  • 高考作文
  • 作文体裁
  • 周记
  • 母婴知识
  • 腾讯QQ
  • 七一讲话心得体会
  • 您当前的位置:呢子范文网 > 教育培训 >

    党员平“语”近人观看体会精选

    2021-04-24 16:07:59  呢子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字号:T|T

    【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观看体会

    创新当竭力而为之

     

      随着【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二季)第七集【自强不息日日新】的开播,创新再次引发讨论热潮。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不论是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一个民族的复兴,乃至个人的成长来说都将是一项重要的助推剂,党员干部在工作生活中要将创新进行到底。

      创新不以“妄自菲薄”而不为。个别党员干部认为自己人微言轻、人微权轻,一颗“螺丝钉”的创新,撬动不了整个机器功能的突破性进展,创新应该是大领导思考的事情。这种因循守旧的思想往往将创新扼杀在萌芽之中。所谓“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干部就要干字当头,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里,党员干部不仅仅着眼于脚下“一亩三分地”的本职工作,更应该思考时代骤变所产生的新事物能否给工作带来新的启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周虽然是个古老的国家,但是它的使命却是要不断地自我革新,不断地吐故纳新。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不应该做一个固步自封的“守成者”,要做一个开拓进取的“破局者”,应该将个人创新跟国家事业相结合,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上下结合,左右知晓”,将个人创新融入到大局大势中,因势而动,顺势而为,最终乘势而上。

      创新不以“事不关己”而不为。党员干部不要认为创新是科学家的事,更不要以为创新内容仅仅存在科研之中。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即打破旧的思维定势,建立新的事物认知。将扶贫助农和“电商+”相结合,开辟了一条“好货不愁卖”的致富道路;
    当基层治理遇上“智慧社区”,构建一个“信息、居民和环境互融”的治理生态圈;
    把疫情防控中融入“大数据”,开发出一套“无接触、全覆盖、可追踪”的科学防范体系。小到工作方案、业务内容,大到政策方针、全盘谋划,都可以将创新思维融入其中。党员干部要打破原有的“经验思维”,面对“老问题”多想“新思路”,遇到“新问题”提出“新办法”,站在新事物的视角来思考问题,解放思想,大胆突破传统思维方式,勇于挑战工作中的“苦、难、重、险”。

      创新不以“艰难困苦”而不为。创新说起简单做起来难,创新一词早已是老生常谈,但真正做到的人有几许?创新不是一场泛泛而谈的头脑风暴,更不是一场茶余饭后的“侃大山”。一旦提出的创新理论超越了现有实际基础,那就成了“空想主义”,一味地追求“新奇”的概念和“花哨”的技术,脱离实际的创新也终将是“空中楼阁”。创新的道路是曲折的,需要将固有模式打破并重新塑造,创新思路的提出也仅仅是迈开第一步,将创新转化成实践结果这还有“漫漫长路”要走。党员干部要将创新联系实际,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地点,以为人民谋幸福为落脚点,做到真抓实干抓落实,克服创新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真真切切将创新用到服务人民、造福百姓的工作中来。

      “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党员干部当抱着“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决心将创新进行到底,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干事创业态度,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勇往直前。


    关键词:为之

     

    【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观看体会

    从“胜寸心者胜苍穹”中感悟党员干部立德修身

     

      【平“语”近人】(第二季)第二集,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这句古代名言,勉励广大党员干部志存高远,正心修身,坚守党纪党规,心存敬畏和戒惧,防止歪风邪气近身附体。党员干部要战胜方寸之心,必须守初心、担使命,修德志、致良知,知敬畏、存戒惧,在立根固本上下功夫,筑牢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才能够战胜自我,全心全意干事创业。

      “守初心、担使命”,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党员干部战胜“寸心”,必须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在当下,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认真把党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通过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提高党性修养,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把好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信仰坚定则无私无畏,李大钊、方志敏等革命先驱正是因视信仰高于一切,才在生死关头,大义凛然,慷慨赴死。信仰缺失,信念动摇,宗旨淡漠,就会在挫折困难、利益诱惑、大是大非面前丧失斗志、丢了忠诚、忘却根本。只有坚守理想信念,常修“心学”捉“心贼”,才能守初心、担使命,心有所定、行有所止;
    才能站稳脚、胜“寸心”,纵有“围猎”,也能岿然不动。

      “修德志、致良知”,修好共产党人的“金身”。“做官先做人,做人先修身。”“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党员干部要胜“寸心”,必须修德志、致良知,加强政治品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修养,陶冶高尚情操,提高道德境界,保持道德操守;
    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慎言、慎行、慎独、慎初、慎微、慎友,严以律己,把住操守,守住清廉。带头传承中华民族美德,忠于党、忠于人民,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堤坝”,在修身立德中“面壁成佛”。自觉践行党的宗旨,履行党员义务,“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一言一行、一点一滴、一举一措修正自己、完善自己、战胜自我,坚定理想信念,树牢价值坐标,在任何时候都稳得住心神、把得住操守、守得住清廉,真正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

      “知敬畏、存戒惧”,修好共产党人的“风骨”。一个人战胜不了自己的“寸心”,制度设计得再缜密,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党员干部要胜“寸心”,必须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立正身、讲原则、守纪律、拒腐蚀,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经常对照党纪国法“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用平和、淡泊、感恩、敬畏之心对待“名、利、位、权”,在工作和生活中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不受无功之禄、不贪不义之财、不行不善之事,不给腐朽思想和低级趣味以可乘之机,把好第一道关口,守住第一道防线,切实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泾渭分明,在小节上从严把握,始终保持头脑的清醒和坚定,永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

      “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说:传统文化中,读书、修身、立德,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党员干部只有坚持不懈地修身立德、正心明道,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才能“胜寸心”,乃至“胜苍穹”。

    关键词:寸心,苍穹,党员干部,立德

     

    【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观看体会

    从【平“语”近人】感悟“昨天 今天 明天”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品读着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的经典诗句,一同走进【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二季)第十二集【直挂云帆济沧海】。节目围绕“梦想”主题,解释新时代实现梦想的方法和途径,昭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的哲理,让人民对国家和自己的未来有更强的信心,更深的期待。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雄关漫道真如铁”见证中华民族厚重沧桑的昨天,积蓄古老灿烂的文化底蕴。从古至今,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我国古代神话,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
    革命战争年代,回首中国工农红军走过的历程,艰险如泥,雄关如铁,无数的革命先烈、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一次又一次的挑战,最终走出了一条人间正道。

      “风华正茂挥斥方遒”“人间正道是沧桑”,诠释中华民族大气磅礴的今天,扣动向史而新的时代脉搏。在当代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蛟龙”“北斗”“天宫”“天眼”“墨子”“悟空”等一大批科研成果相继问世,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活力,前所未有地迸发出来,创造了伟大奇迹。从经济建设的成就来看,中国人民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变化,实现了“强国梦”,这个变化正如沧海桑田。

      “扶摇直上九万里”“长风破浪会有时”,撑起中华民族无所畏惧的明天,谱写激荡人心的磅礴伟力。“事者,生于虑,成于务”。中国梦首先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更是人民的梦。现在,我们比历史的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目标,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我们绝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也绝不能有丝毫犹豫不决、徘徊彷徨,必须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勇立潮头、奋勇搏击。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都是追梦人”“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在新时代里放飞青春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以“梦想”感召青年、用“梦想”焕发奋进的力量,全中国各族人民坚持以“中国梦”为遵循诠释“初心使命”,谱写着激荡人心、鼓舞士气的时代篇章。

    关键词:近人,昨天,明天

     

    【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观看体会

    从【平“语”近人】感悟为民服务“三重境界”

     

      近日,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出的【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二季)第一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中,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从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年代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贯穿始终的就是这样一条红线:不忘初心,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回望入党初心、围绕人民期待、立足本职工作,广大党员干部要做执政为民的坚定“捍卫者”、为民服务的坚强“守护者”、伟大梦想的忠实“践行者”。

      “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回望入党初心,不忘来时之路,做执政为民的坚定“捍卫者”。什么是初心?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但对于共产党人而言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肩负着带领人民群众推翻三座大山、摆脱贫穷落后、走上富裕道路的使命和责任,一大批共产党人怀揣理想、翻越雪山、穿过草地,在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下,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的伟大胜利,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任何伟大理想如果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都是无水之源、无木之本,都是空谈与妄想,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永葆爱民、护民、为民初心,做执政为民的坚定“捍卫者”。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围绕人民期待,坚持把握当下,做为民服务的坚强“守护者”。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是共产党人奋斗的目标和方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1944年9月5日,中央警卫团战士张思德在陕北安塞石峡峪烧炭时因炭窑崩塌不幸牺牲,延安各界为他举办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毛泽东作了著名的演讲【为人民服务】,从此,张思德的名字与为人民服务紧紧相连。回望来时路,在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斗争岁月里,无数英雄烈士以鲜血染红旗帜、身体阻挡炮火,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为了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面对新冠肺炎的突然袭击,党员干部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风雨无阻、逆风而行,构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他们是人民的钟南山、是英雄的张定宇。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握好当下,始终坚持为民初心,围绕人民群众的期待和向往,主动担当作为,切实增强本领,拿出“孺子牛”的为民精神,做为民服务的“守护者”。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立足本职工作,切实担当作为,做伟大梦想的忠实“践行者”。在党走过的百年风雨历程中,共产党人始终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千锤万凿出深山”的担当精神,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从带领人民拔穷根、治“三害”的好干部焦裕禄,到援藏西藏、呕心沥血为人民的孔繁森,从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的樵夫廖俊波,到奉献青春、立志为民的第一书记黄文秀,在他们身上,“为民服务”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默默无闻的奉献和坚持不懈的奋斗,是用青春乃至热血浇灌出的信念。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要始终坚定为民初心,立足本职工作,继续保持昂扬斗志,向英雄看齐,向模范致敬,做新时代的焦裕禄,以愚公移山的精神、精卫填海的意志,接续努力、不懈奋斗,做伟大梦想的“践行者”。

    关键词:近人,三重,境界,为民服务

     

    【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观看体会

    从【平“语”近人】中感悟“小步快跑”

     

      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随着【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二季)第七集【自强不息日日新】的播出,“创新”一词迅速被顶上热搜,成为各领域高度关注的紧俏话题。节目围绕“什么是创新、为什么要创新、怎样创新”三个话题,来展示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
    通过引用“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三个典故,来诠释自主创新、攻坚克难。

      练就“海上搭积木,海底穿针线,步步为营”的“绣花功夫”,展“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时代豪情。“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智慧民族”。从思想学术到文学艺术,从四大发明到万里长城,华丽地铸就了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在当代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一大批科研成果相继问世,创造了新时代的伟大奇迹,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活力,前所未有地迸发出来。身处新时代,面临国内国外新挑战新机遇,广大年轻干部要以党建为引领,厚植党建优势,勤思考勤专研,稳扎稳打,实现创新攻关,汇聚新时代发展新动能,推进创新引领基层治理。

      秉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破浪前行”的“必胜决心”,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创新是中华民族奋斗精神的继承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全面深化改革持续发力。习近平总书记谋划和部署的高质量发展都是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实践。创新引领时代风尚,把控时代节奏。新时代改革创新的新进展,是攻坚克难、默默付出的无数建设者,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凝聚成新时代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行稳致远的宝贵财富,是中国人民践行初心使命的根本遵循。

      激发“持戈试马,上马持缰,策马扬鞭”的“雄心胆量”,扬“乘风破浪弄潮头,不忘初心遍九州”的“时代风帆”。“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入新时代,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改革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面对新挑战,我们要勇作“新时代的弄潮儿”,要有攻城不怕坚、苦战能过关的必胜信念,要有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执着勇气,把创新放到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创新可实现小步快跑,开创时代新样本,是集科技、智慧、国情为一体的体制机制转型,是国家民族繁荣昌盛、勇立潮头的“源头活水”,不但要下“狠功夫”“硬功夫”,还要有“智慧”,有“巧劲”,用创新智慧来领航中国、行稳致远。


    关键词:近人,小步,快跑

     

    【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观看体会

    从【平“语”近人】中感悟为民之道

     

      近日不少朋友都在收看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出的【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一集中,诠释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八个字鲜明表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深深地印刻在全体党员的心中。

      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为民之道在于“敬民”。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一个重大问题是不断巩固和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党员干部才有吸取智慧和力量的最深厚源泉,才有正确决策、减少和防止失误的可靠保证,我们的改革和建设才能顺利推进。人民是发展的根本力量,在他们中间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党员干部只有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发展才能始终保持正确航向、符合客观实际。

      以百姓心为心,当好群众的贴心人,为民之道在于“亲民”。习近平同志在很多场合都说过,“心无百姓莫为官”。党员干部要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各项工作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厚植人民情怀,增强仁爱之心,时刻把百姓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有句话说得好,常摸摸群众手上的茧,思想上的茧才会少长一些;
    常跑跑田间地头、多话话桑麻纺绩,啃硬骨头、破老大难,才能有好办法。党员干部要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做到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工作就往哪里用力,集中精力、心无旁骛把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位。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为民之道在于“惠民”。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
    手握公权,就要为民办事。齐景公向师旷请教如何处理政事,师旷说:“君必惠民而已。”齐景公回到齐国后,打开府库将多余的粮食和钱财分发给贫困民众,府库中再无陈年的粮食及钱财了。民生不是抽象空洞的理念,应该落实为群众实实在在的利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员干部工作的目标,也是我党的发展方向。顺应历史,就要顺应人民群众的期待,以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为目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权益,使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关键词:近人,之道,为民




    相关热词搜索:

      图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