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励志名言
  • 生活技巧
  • 腾讯技巧
  • 手游攻略
  • 医药培训
  • 软件教程
  • 文艺体育
  • 幼儿培训
  • 专业舞蹈
  • IT认证
  • 企业管理
  • 教育培训
  • 工作计划
  • 合同
  • 实习报告
  • 评语
  • 自我鉴定
  • 演讲稿
  • 请假条
  • 收据
  • 辞职信
  • 介绍信
  • 检讨书
  • 借条
  • 写作模板
  • 心得体会
  • 入党申请书
  • 工作总结
  • 工作报告
  • 简历
  • 招聘范文
  • 祝福语
  • 策划书
  • 活动总结
  • 主持词
  • 文秘知识
  • 发言稿
  • 议论文
  • 作文题目
  • 应用文
  • 小学作文
  • 初中作文
  • 高中作文
  • 写作手法
  • 中考作文
  • 高考作文
  • 作文体裁
  • 周记
  • 母婴知识
  • 腾讯QQ
  • 七一讲话心得体会
  • 您当前的位置:呢子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在全市新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0-02-10 16:28:44  呢子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字号:T|T

        过去的一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一年,也是全市农村工作结出丰硕成果、县域经济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一年。一年来,全市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结构更趋优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民收入显著增加,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稳定和谐局面不断巩固。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去年县域财政收入同比增长51.9%,超过全市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9个县财政收入超亿元。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党的惠农政策,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更得益于全市上下特别是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三农”工作步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的一年。这一年,一项统领“三农”工作的伟大事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在全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破题、奠基和开局。新的任务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适应新的形势,着眼新的实践,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下面,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再讲五个问题,与大家共同交流。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战略需要

        工业化、城市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也必须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从我国“一五”计划提出“实现工业化”任务至今,我们为之奋斗了半个世纪。特别是进入21世纪,工业化、城市化更是我国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主导方向和主体战略。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就是“基本实现工业化”。当前,我国总体处于工业化中期,这一时期更须加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那么,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背景下,为什么党中央还要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上升到战略高度?首先,从基本国情看,农村承载着工业经济和城市经济所需的基本生产要素。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是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主要集聚地,是现实和富有巨大潜力的消费市场。可以说,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资源、市场、基础、前景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农村。反过来讲,城市化、工业化本质就是“化”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化”农村的自然资源和农产品为城市工业。因此,没有农村的发展,没有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产品的有效开发利用,工业化、城市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从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需要看,工业化、城市化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进工业化、城市化既需要来自于农村的大量劳动力补充,也需要大量的农产品来保障城市所增加人口的物质资料所需。只有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才能既解放农村劳动力,又生产更多的基本农副产品,从而满足工业化、城市化的两方面需求,这样也才能真正“化”起来。其三,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看,建设小康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目前,我国农村仍然存在大量的贫困人口,8亿农民中有2500万左右没能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有5000万左右没有稳定解决温饱的相对贫困人口;
    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达到3.2: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落后,农民享有的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也与城市形成了巨大反差。要建设惠及全民的小康社会,就必须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时,大力推进农村的现代化。这也是我们党贯彻以人为本执政理念、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总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历史性选择,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党的执政宗旨,事关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必须毫不动摇地置于重中之重,扎扎实实予以推进。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社会主义“三农”事业的重大创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单从字面上讲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已经提出,上个世纪80年代初又作为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再度提上日程。站在“十一五”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赋予了更为丰富而深刻的全新内涵。“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总目标。其内涵实质的创新之处在于强调用工业理念和生产方式、用市场理念和组织方式、用城市理念和生活方式来改造现有农村,最终实现农村的现代化。所谓运用工业理念和生产方式,就是注重以工业经营模式和新技术、新装备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
    所谓运用市场理念和组织方式,就是采取规划引导、市场运作、民主管理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方式来推动工作,特别是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营销都要走市场之路;
    所谓运用城市理念和生活方式,就是通过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投入,使农民告别传统陋习和落后生活方式,像城市居民一样拥有洁净的自来水、清洁的燃料、整洁的厨房、舒适的卫生条件和平坦的道路,不仅满足农民的物质生活需求,而且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由此可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指单纯的道路、住房等新村庄建设,而是对农村发展进行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全景式描绘和全方位政策设定,是科学发展观在农村的直接实践,是富有时代特色的重大创新,是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我们必须以新思维、新思路、新举措,来推进新形势下发生在农村的这场新的伟大革命。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张家口实现更快更好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市委八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了“更快更好跨越式发展”的工作主题。这种跨越不仅仅指发展速度的跨越,更重要的是质量效益的跨越;
    不仅仅要求经济实现跨越,同时也要求社会事业实现跨越;
    不仅仅体现在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跨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全体人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跨越。实现这种更快更好的跨越式发展,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我市是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占全市人口的70%以上。近年来尽管全市农村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但是经济发展仍然落后,还处于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
    农民生活水平低,人均纯收入仅为全省三分之二,且有近50万贫困人口未能稳定解决温饱;
    农业基础设施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
    生产条件差,普遍沿袭着十分落后的生产方式;
    社会事业滞后,教育、医疗、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欠账多;
    生态环境建设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等等。只有把这些现实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都得到很好地解决,我们的农村才能实现真正的跨越,全市也才能实现真正的跨越;
    而解决这些问题又恰恰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非常符合张家口的实际,是推进更快更好跨越式发展的有力抓手。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可以达到以下目的:一是可以迅速膨胀全市经济总量。如果经过五年艰苦努力,全市300多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总量就是120多亿,全市的经济实力将会得到显著提升。二是可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通过下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可使农村贫困人口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通过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可以弥合城乡差距,使广大农民更多地享受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享受更为舒适的生活。三是可以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加速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按“十一五”末城市化水平达到45%计算,可有大约百万农民进城,既可为城市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也可取得较高的稳定收入,并享有城镇良好的公共服务。四是可以进一步启动农村消费,扩大内需,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由此可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剂良药,也是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新机遇和新希望,更是实现更快更好跨越式发展的新载体和新动力。我们必须下决心把这场硬仗打好,这是时代赋予我们重大而光荣的历史使命。

        四、认真谋划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的落后是长期矛盾积累的结果,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艰巨的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树立长期作战思想。同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一项十分紧迫的现实任务。今年作为开局之年,我们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付出更加艰苦的劳动,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好头、起好步,筑牢基础。
        第一,要制定科学规划,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前提。规划是行动的纲领,科学的规划对于优化布局和优化资源配置至关重要。为此,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掌握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规划要把握四条原则:一是全面规划。全市4176个行政村年内都要以行政村为单位,以自然村为单元,逐村做出详细规划。要依据各村实际,对“二十字”定性要求进行全面细化量化,形成包括产业发展、村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绿化、精神文明建设等等在内的整体规划。二是分层推进。要根据各村经济社会发展、自然地理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坚持从实际出发,先易后难,分类指导,梯次展开。已经达标的文明生态村,要进一步抓好巩固、完善、提高,尽快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并及时总结经验,指导面上工作;
    中等村,要对照新农村建设标准找出差距和问题,把握工作重点,及时跟进;
    条件差的村,要加快扶贫开发步伐,特别是注重从发展经济、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等基础工作抓起,从群众十分关心、要求十分迫切、受益十分直接的事情抓起,让群众短期内见到实惠。三是体现特色。要因村制宜,采取不同建设模式,决不能搞成千村一面。特别是在村庄建设规划中,要注意和城市建设相协调,既要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展现农村的田园风光,彰显农村的历史文化底蕴,又要体现现代生活方式,体现现代人的文明素质和精神风貌。四是富有前瞻性。要站在城乡和经济社会统筹的战略高度,着眼于未来发展,对农村人口转移做出科学预测,根据村庄自然、经济条件认真测算投入成本,有效避免未来人口转移后大量房屋和基础设施闲置以及社会事业投入不经济问题的发生。市建筑设计部门要根据我市农村实际,本着经济、实用、美观、大方的原则,设计几种农村住宅模式,供农村基层参考。
        第二,要坚持工程带动,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近年来我市深入开展了文明生态村创建、千村经济振兴、双万人技术培训工程,实践证明是富有成效的。“三大工程”以村推进的方法和其所涵盖的内容、工作要求,与新农村建设本质上一致,为新农村建设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工程带动是推动落实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按照新农村建设的内涵要求,我们在原有“三大工程”基础上又充实了农业科技创新、农村双基建设两大工程。这“五大工程”,涵盖了“二十字”方针的基本要求,各有侧重、相互补充,共同构建起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骨干支撑体系,我们要坚持以“五大工程”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的落实。当前,要突出围绕两大任务开展工作:
        其一,牢牢把握“第一要务”,推动农村经济更快更好跨越式发展。农村经济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没有农村经济的发展,就难以支撑起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为此,要以提高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千村经济振兴和文明生态村创建工程为主要抓手,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发展农村经济和改善农民生活的必备条件,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突出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乡村道路建设、农村电网的完善和改造、生态环境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以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紧紧围绕市场需求,积极研究和探索农业结构“二次调整”的新路子、新措施,特别是努力扩大特色农产品生产规模,突出抓好百万头奶牛和葡萄、杏扁、优质杂粮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使农民从农业产业内部取得更多的收益。要加快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以科技创新工程为抓手,坚持走“节约型、高效型、稳定型、循环型”农业发展路子,大力推广农业实用科技,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积极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实现“两减”(减少资源消耗、减轻劳动强度)“三提高”(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的解放程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要加快推进“三化”互动。发展农村经济不能孤军挺进,必须纳入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统筹考虑和安排。要内抓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培强产业龙头,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实施以工促农;
    外抓城镇化,提高城镇承载吸纳能力和产业集聚能力,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仓储运输业、家庭旅游业等非农产业和劳务经济,在转移农民、富裕农民的同时,为农村发展腾出更大的空间。
        其二,贯彻统筹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和谐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是居住舒适、和谐稳定、环境友好的新农村。要在抓好“第一要务”的同时,以文明生态村创建工程为抓手,毫不放松地抓好农村社会建设。要突出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农村社会事业是农村发展最薄弱的环节。加快改变农村社会事业滞后的状况,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重要任务。要随着财力的增强,不断提高对社会事业的投入。要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并与布局调整、资源整合统筹考虑,不断提高质量和效益,推动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要切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解决脏乱差为突破口,抓好道路硬化、街院净化、村庄绿化工作,努力改善人居环境。要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道德教育,积极组织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化活动,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以环境塑造人,以人改造环境,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要切实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管理民主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双基建设”工程的重要方面。随着各项税费的取消,基层政权组织减少了与农民的摩擦面,但也相对减少了与农民交流的机会和渠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无疑会进一步密切基层政权组织与广大农民的关系。要积极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不断增强服务农民群众的水平;
    要不断强化村级民主管理,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拥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要大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所在,是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要以“双万人技术培训”工程、“百万农民冬季大培训”、“阳光工程”为抓手,进一步整合资源,落实责任,严格奖惩,努力扩大培训数量,提高培训效益。
        第三,要在机制创新上下功夫,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机制是推动落实具有根本性的举措。要着眼于营造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重点建立五个机制:一是强有力的领导机制。党政一把手要负总责,亲自抓。各级各部门要明确任务和职责分工,搞好配合协作,做到工作视野要向农村扩展,工作重心要向农村转移,资源要素要向农村覆盖。要加快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把农业和农村工作业绩作为评价、考核和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二是多元化投入机制。按照中央“存量调整、增量倾斜”和“三个高于”的要求,不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积极争取上级投入,强化金融支持力度,引导群众自我投入,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的稳定资金来源。要坚持整村推进的原则,捆绑各类资金,集中投入,滚动推进,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城乡统筹发展机制。实行城乡平等的就业、户籍制度,创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具体方式,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市场流通,促进城乡互动,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四是全社会帮扶机制。积极引导城市资金、人才智力和医科教等服务向农村大力延伸,整合和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大对口帮扶力度,形成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五是农民主体的激励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政府唱戏、农民听戏。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实践者,也是最终受益者。要高度重视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和宣传发动工作,充分发挥政府投入对农民投资的引导作用,积极倡导勤劳致富、自强自立、合作共济的新农村建设精神,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真正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五、切实提高各级党组织领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特别是县乡村三级组织,身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前沿,肩负的责任更大,担子更重,必须进一步提高能力和水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第一,要把解放思想贯穿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始终。解放思想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也是一场全新的社会实践。没有新观念、新思路、新举措,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就难以落实。为此,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造性开展工作,重点是树立五种意识:一是树立统筹意识。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突出经济建设中心,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要跳出“就三农抓三农”的圈子,真正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统筹部署,把农村社会事业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统筹协调,把农民增收放到全民共同富裕中统筹安排,牢固树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理念,在“三化”互动中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二是树立市场意识。我们所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市场经济为背景展开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必须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维观念,善于借助市场的力量来筹集资金,善于运用市场的手段来推动新农村建设。三是树立创新意识。创新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的新任务,更须大胆探索,大胆实践。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方式方法、政策措施、体制机制,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张家口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路子。四是树立进取意识。新农村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必须靠奋力拼搏、真抓实干,否则新农村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远。要坚决克服“畏难情绪”和“坐等观念”,打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动仗。五是树立求实意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辅相成。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量力而行,坚决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真正把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第二,要不断提高领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领。乡村基层干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直接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在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不断提高能力和水平,才能保障新农村建设的高效运行、整体推进。一要提高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要通过加强有关市场经济知识的培训,引导基层干部强化市场经济理念,率先研究市场,率先熟悉市场,自觉运用市场经济的方法指导农村经济工作。二要提高民主管理、依法行政的能力。要通过举办法制讲座、开展警示教育等多种方式,强化法律法规知识教育,不断增强民主管理、依法办事的意识。三要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要善于运用典型示范、说服教育和服务引导的办法做群众工作;
    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高化解矛盾纠纷、理顺群众情绪、解决群众难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
        第三,要不断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基础。农村基层组织,作为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的根本组织保障。要以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乡村换届为契机,进一步配齐配强农村班子,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继续深入开展“三级联创”、“三培双带”、“三级书记素质工程”等行之有效的活动,并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不断深化和拓展。要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农村党员真正成为农民致富的带头人、执行政策的明白人、社会稳定的维护人、文明新风的倡导人、村容村貌的管护人。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征程中,使每一个村党支部都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让每一个农村党员都成为一面高扬的旗帜,决不能让一个党支部掉队,决不能让一个党员落伍。

    相关热词搜索:

      图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