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励志名言
  • 生活技巧
  • 腾讯技巧
  • 手游攻略
  • 医药培训
  • 软件教程
  • 文艺体育
  • 幼儿培训
  • 专业舞蹈
  • IT认证
  • 企业管理
  • 教育培训
  • 工作计划
  • 合同
  • 实习报告
  • 评语
  • 自我鉴定
  • 演讲稿
  • 请假条
  • 收据
  • 辞职信
  • 介绍信
  • 检讨书
  • 借条
  • 写作模板
  • 心得体会
  • 入党申请书
  • 工作总结
  • 工作报告
  • 简历
  • 招聘范文
  • 祝福语
  • 策划书
  • 活动总结
  • 主持词
  • 文秘知识
  • 发言稿
  • 议论文
  • 作文题目
  • 应用文
  • 小学作文
  • 初中作文
  • 高中作文
  • 写作手法
  • 中考作文
  • 高考作文
  • 作文体裁
  • 周记
  • 母婴知识
  • 腾讯QQ
  • 七一讲话心得体会
  • 您当前的位置:呢子范文网 > 初中作文 >

    【墨家墨子基本介绍】 墨家机关术图纸

    2019-02-25 00:45:35  呢子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字号:T|T
    儒,墨同为春秋战国时期显学(《韩非子‧显学》),当时有“不入于儒,即入于墨”之说。
      先秦时期,儒、墨两家曾是分庭抗礼。
      战国后期,墨学的影响一度甚至在孔学之上。
      墨家同时被视为中国最早的民间结社组织,有着严密组织和严格纪律,其最高的领袖被称为“巨子或钜子”,墨家的成员都自称为“墨者”。
      墨翟可能是第一代“巨子”。
      巨子由上代指定,代代相传,在团体中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淮南子•泰族训》)。
      墨者多来自社会下层,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教育目的,“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尤重艰苦实践,“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则夕弗得”,“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上》)。
      “以裘褐为衣,以跂蹻(草鞋)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生活清苦。
      墨者可以“赴汤蹈刃,死不旋踵”,意思是说至死也不后转脚跟后退。
      墨者中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
      墨者必须服从巨子的领导,其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吕氏春秋‧去私》)。
      例如巨子腹的儿子杀了人,虽得到秦惠王的宽恕,但仍坚持“杀人者死”的“墨者之法”。
      按墨家的规定,被派往各国做官的墨者,必须推行墨家的政治主张;行不通时宁可辞职。
      另外,做官的墨者要向团体捐献俸禄,做到“有财相分”。
      当首领的要以身作则。
      墨家是一个有领袖、有学说、有组织的学派,他们有强烈的社会实践情神。
      墨者们吃苦耐劳、严于律己,把维护公理与道义看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墨者大多是有知识的劳动者。
      战国后期,汇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几何学、几何光学、静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亦称“后期墨家”),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
      但是战国以后,墨家已经衰微。
      到了西汉时,由于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政策、社会心态的变化以及墨家本身并非人人可达的艰苦训练、严厉规则及高尚思想,墨家在西汉之后基本消失。
      墨家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
      墨翟姓墨名翟,鲁国人①,约生于公元前480年,约卒于公元前390年②。
      他是我国春秋末期从小生产者阶层中涌现出来的著名机械制造家和杰出科学家,后人尊称他为墨子。
      《墨子》一书《汉书·艺文志》著录七十一篇,亡佚十八篇,现存五十三篇,同中国其它先秦子书一样,是一部墨学丛书,流传了两千多年。
      虽然其中有若干篇章出于墨子后学之手,但主要思想应当认为是墨子的东西。
      因为儒墨在先秦时代同属“显学”,弟子对先师敬若神明,衷心拥戴,他们记录先师的思想言行,不敢稍有歪曲,倘有篡改,将被视为大逆不道而遭到反对。
      墨子理论主要表现在政治、逻辑、认识论等方面,兼及科学技术。
      很久以来,一提到墨子,似乎他只是一个思想家,从而掩盖了他在科技方面的贡献,今特就重于科技方面简述如下。
      一、重守备,尚技艺
      墨子反对侵略战争,并且重视防守的战略战法③。
      作为一个匠人,他有高超的工艺技术,脍炙人口的“止楚攻宋”的故事中说“……公输般九设攻城之机变,墨子九拒之。
      公输般之攻械尽,墨子之守御有余”④,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墨翟“止楚攻宋”所用的“九拒”之“守御”没有记载下来,不能不使我们深感遗憾。
      但是,《墨子》书中详记了构造原理的守备器物也为数很多,从《备城门》到《杂守》等十一篇就有不少这方面的记载。
      如:
      在《备城门》中提到“堑县梁”时说:“……为堑悬梁,穿断城,以板桥邪穿外,以板次之,倚杀如城势”。
      这是说,在城边壕沟上安装吊桥(县,同“悬”。
      悬梁,吊桥),使,同“令”,使)之从城穴向外邪向伸出,其长达不到地平面,再用木板顺接(次,顺接),板桥的斜度(倚杀,斜度)应以城墙的形势为标准。
      显见,“堑县梁”是应用斜面的原理装配起来的,其目的是为了擒敌。
      在《备穴》中提到“罂听”时说:‘……令陶者为罂,容四十斗以上,固瞑之以薄革,置井中,使聪耳者伏罂而听之,审知穴之所在”。
      这是说,使陶者制作大瓮(罂,同“瓮”),容量在四十斗以上,用细而薄的生皮子(,生皮》把瓮口牢牢地封住(,同“幂”,封),放置在井中,派聪耳者在井内坐听,这样,城外如有掘城道的声音,就会从瓮中听到,从而可以准确地判断敌人的地道在什么地方。
      显见,“罂听”是利用声学原理制作的,其目的是为了探测敌人的隧攻。
      应当说明,“县梁”、“罂听”等守拒器物未必是墨翟亲手制作,但由这些记载,至少可以证明墨子精于此道,并把它们作为墨学的重要内容传授给他的后学者。
      墨子生活的时代,车子很多,或载重,或交战,用途十分广泛。
      或许是墨子曾经注意到车轮经常从车轴上滑脱的事实,便“为车辖(竖插在车轴前端的楔子),须臾斫三寸之末,而任五十担之重”⑤,根绝了车轮脱轴、车子倾覆的祸患。
      辖之为物甚小,而所关至重,足见墨子悉心观察,善抓关键的一番匠心。
      二、重自然科学
      要讲墨子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就一定要提到《墨经》(《墨子》中的四篇,包括《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
      其中《经上》、《经下》两篇初本当是墨翟自作,因为春秋末期,诸子争鸣,墨家为了同别家辩论,就写出《墨经》作为依据,并用它教授弟子,恪守墨家家法。
      正因为这两篇初本是墨子自作,所以墨徒相袭诵读,并尊之为“经”。
      (当然,《经上》、《经下》两篇也有墨徒增补的文字,至于《经说上》、《经说下》两篇,大概都出于墨徒之手了)⑥
      在《经上》、《经下》两篇中,记载了不少自然观、力学、数学、光学等方面的知识,是我国古代科技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应该说,在我国先秦典籍中与近代科学精神相悬契的,《墨经》自当首屈一指。
      现举例说明如下。
      (一)自然观
      《墨经》中虽没有提出一个系统的自然观,但却给“时间”、“空间”和“运动”下了比较明确的定义,并在运动与时间、空间之间建立了联系。
      (1)“久,弥异时也”。
      (《经上》)“久”即时间。
      这里是给“时间”下定义:“时间,包括(弥)一切特定时间在内”。
      (2)“宇,弥异所也”。
      (《经上》)“宇,即空间,这里是给“空间”下定义:“空间,包括(弥)一切特定空间在内”。
      (3)“动,或(域)徙也。”(《经上》)这里是给“运动”下定义:“运动是物体在空间(域)中的位置移动。”
      (4)“宇或徙,说在长宇久”。
      《经上》这里是说,物体位置的移动,与一定长的时间和一定大的空间密不可分。
      毋庸讳言,墨子关于“时间”、“空间”和“运动”的定义不免带有相当大的直观性,而这些直观性的定义与作为哲学范畴的“时间”(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空间”(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和“运动”(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最根本的属性)之间还有一段距离,但他是在时间的推移和空间位置的变动中来考察运动,就是说,他已经看到了运动与时间、空间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显示出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灿烂光辉,只要看一下恩格斯的著名论断:“它(运动)的本质是空间和时间的直接的统一”⑦,就会知道,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在这一方面,固守“绝对时间”、“绝对空间”和“绝对运动”的牛顿是望尘莫及的。
      (二)力学
      《墨经》对于经典力学的研究对象多所阐述,其中以力的概念和力矩的原理的阐述最为精到。
      (1)“力,刑之所以奋也”。
      (《经上》)?这里是对“力”下定义:“力是物体(刑,通“形”,此指“物形”、“物体”)发生运动(奋,飞,此指“运动”)的原因。
      有必要指出,上述“力”的定义与近代物理学上“力”的概念几乎完全一致。
      牛顿第二定律说,力这个物理量表示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它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这种运动状态的变化表示物体离开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用数学公式表达为f=ma。
      试对照《墨经》关于“力”的定义的表述,其中有“力”(即f),有“刑”(即m),也有“奋”(运动),并且明确地提到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虽然尚未归纳为“加速度”这个物理量,可是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墨经》给出的“力”的定义可以视为牛顿第二定律的雏形。
      不要忘记,墨子是公元前五世纪时代的人,而牛顿创立动力学三定律却是在公元1687年⑧,前后相距两千年之久!
      (2)“而必 ,说在得”。
      (《经上》)这是说,称杆(,古文“衡”,称杆)必定是平正(,俗“正”字)的,原因在于提起提携称量重物时,重物在称头上的位置和称锤在称尾上的位置搭配得当。
      显见,这是以称为例说明杠杆原理。
      称的提携处为支点,称锤为力点,称钩(或称盘)为重点。
      支点和重点的距离短,即称头;支点和力点的距离长,即称尾。
      称头之物有所增减,称尾之锤将左右移动,才能使之重新平衡。
      当然,墨子没有对杠杆的平衡问题提出明确的数量分析,这是他的不足之处。
      但是,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墨子已经大体上知道“重”、“权”(力)、“称头”(重臂)、“称尾”(力臂)之间存在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了,应当说杠杆原理的原始形式已经具备,这要比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关于杠杆原理的研究更为先进。
      (三)几何学
      数学是研究数与形的科学。
      《墨经》中较多地涉及到形的抽象,即几何学的问题,有概念的描述,也有定理的表达。
      如:
      (1)“端,体之无厚而最前者也”。
      (《经上》)
      这是说,点(端,点)是没有体积、不占空间的最为原始的几何元素。
      显见,这是对几何学的“点”加以描述,这种描述与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卷一前面所给出的二十三条定义中的第一条:“点是没有部分的”,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2)“厚,有所大也”。
      (《经上》)
      这是说,体都占有一定大小的空间。
      这里,“厚”即体积,亦即三维空间,如果连同《经说上》“……尺前于区而后于端”中所提到的“尺”(线)和“区”(面)在内,我们可以说,最早对于几何学中“点”、“线”、“面”、“体”四个基本元素及其联系进行研究的不是欧几里得,而是墨子。

    相关热词搜索:

      图说天下